上海笔记:绿油油的稻田 梁东方 稻田,大面积的稻田景象,说起来好像人人都见过,但

东方连话花 2024-09-22 04:54:25

上海笔记:绿油油的稻田 梁东方 稻田,大面积的稻田景象,说起来好像人人都见过,但是真正置身其间的经历,还真的就未必有,尤其对于定居环境中没有稻田的北方人来说,能这样在无边无际的稻田中徜徉漫游的机会,实在是人生中难得的际遇。不亚于任何买票的美景,不亚于人人都视若珍宝的美食和恋爱,不亚于任何一种成功的荣耀和人生巅峰的陶醉。 稻田的绿色是纯粹的,一尘不染的标准绿,真正可以对得上《童年》里唱的“绿油油”那个词。绿油油的稻田之上是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虽然天气热,日照强烈,但是这幅天地之间的纯色水彩画的美不胜收让那一切都不在话下。你就只管在稻田中做无尽的徜徉和漫游就好,呼吸着潮潮的香气,呼吸着好像随口就可以吃得到、弥漫在空中的什么看不见的好东西。稻香,这是世界上最好闻的气息,它兼具香气不可见却可闻的飘忽不定性和每时每刻都在稳步生长的确定性,是视野辽阔的大地上一种恒久的存在,沿着香樟树树行引导着的稻田之间的道路走下去就始终能看到每一棵正在散发出稻香的稻子、正在茁壮成长的稻子。 稻香之所以被作为一个词、一个标准物象来做传播是有其内在的道理的,这个道理只要你曾经在稻田中散过步、骑车漫游过就会明白。它摸不着看不见却时时处处地存在着,是和眼前一望无际的碧绿稻田相辅相成相始终的永恒存在。不管稻穗是不是长出来了,即便仅仅是几片窄长的稻叶,也已经有了这样潮湿的香气。 高大的水杉在稻田之间笔直的小路两侧伫立着,这条在强烈的阳光里充满阴凉的小路是通向稻田边的一座农舍的,隐约可以看见农舍前正有人坐在路上整理着刚刚收获回来的一堆芝麻。 水杉树下,从垄沟里流到稻田里的水和从稻田里流出的水在树下晶莹地映照着天上的云朵,两只左右探头探脑地从稻田里走出来的母鸡,站在可以完全将她们的身影映照出来的水边,吃惊地看着从这里经过的我。这就是原来认为一定只存在于绘画作品和深情者的悠长回忆中的景象了吧。 我从松江站骑车出来走到田野里的时候,正有一架无人机在农民的操纵下喷洒农药,河道边林立的笔直水杉树荫里,那为稻农双手摆弄着的像个游戏手柄似的控制器,让四轴无人机远远近近、来来回回地喷洒着农药。一直到不喷了,就让它降落在稻田之间弯曲的小路上,给它肚子上的药桶装药,然后再起飞。这省去了传统上要在稻田里逐一走到的撒药格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还给稻田提供了额外的观赏性。尽管这阳光强烈的中午时分,大地上除了我之外是没有其他闲人驻足的。 一旦有了在稻田里骑行漫游的经历,任何其他的公园绿地、场馆展览之类的东西就都不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就会觉着将时间放到那样的地方而不用来骑车在稻田里漫游便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在稻田飘香的季节里,在稻子结穗逐渐发黄的时候,就应该多在稻田里漫游。这是人间至高的享受,不容错过,也不容其他的事情分神。 我从城里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到了终点站,下车好不容易找到一辆共享单车,然后毫不犹豫地骑出服务区,果然就进入了大面积的稻田,村庄和村庄之间的稻田,桥梁和桥梁之间的稻田。这居然是我在上海不长的一段度假时间里最经常的旅行模式,城里的建筑之类的东西与农业时代的自然美是无法相比,总是欠缺一点从根本上打动人心的力量。况且如今的农作景观已经与既往有所不同,甚至有了很大不同,少了过去土里刨食的艰辛,多了无人机洒农药的现代性不说,人们不再完全依赖于土地的普遍松弛也是这样的大地美学之所以能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在稻田漫游,在上海的每天中午甚至还有晚上都要吃大米饭,上海的大米饭很好吃,不像东北大米那么油性大,不像所谓三季稻那么干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适口感,蒸饭的时候只需要加高出大米一点点的水量就可以了。 因为在稻田漫游,还不经意地走到了梨博物馆也就是梨园里来。梨园被纵横的水道分隔出来,只是做了一个大门,里面就都是罩了天网的梨树了。没有在北方梨园里所见的那种套袋或者不套袋的累累果实景象,好像要故意收敛起来,让你在大地上漫游的注意力只给予稻田。 是啊,包括就在旁边不远处的黄浦江、包括那些静静地站坐在水边的垂钓者在内的一切风景里,稻田总是最好的。稻田湿热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稻田绿得一尘不染,天空纯蓝,积云纯白,一起营造出宫崎骏理想中的动画片世界。 而在白色水鸟刚刚飞走的稻田画面之外,就已经是郊外的水乡村居背景里高耸的城市小区的楼房。人居于此,已臻最佳,可惜征地的铁蹄已至,村庄拆迁已经开始;耸立在村口路边的教堂,大门前已经堵上了建筑垃圾,绵延了上千年的农业生活景观将届此而止。我不远千里而来,只是看了地图就一定要到这里来走走看看,算是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凄然的机会也依旧是美的机会。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