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邵辉:
一场大病带来了生活的改变,也开启了生命的转折。相信科学,规范治疗;相信自己,向阳而生。珍惜时光,迎头向前;乐观向上,前途无量。
喜洋洋:
当初听到自己确诊癌症,瞬间感觉自己被世界抛弃。恐惧、焦虑,为什么是我?时间过得好快,跌跌撞撞我已经抗癌7年多了。现如今卵巢癌的治疗更加精准,手术、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方法更多。友友们,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我们能走过5年、10年,走的更远,巢跃奇迹!
一路向阳:
虽然从最初的无法接受到现在的可以面对,但对于疾病和未知的将来还是会迷茫、担忧和恐惧。科学的发展、新药的问世、患者的案例,都带给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希望和动力。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保持好心态、摄取均衡营养、提升免疫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好好调养身体,才能和病魔长期战斗,希望我们可以实现长期生存,也能用自己的成功激励病友,大家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
公益倡导官刘敏涛:
无论是在哪个赛道上,奇迹英雄都值得被歌颂,更何况是赢得卵巢癌这场“生死时速”竞赛的她们。向她们致敬!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莉媛教授:
卵巢癌已迈入精准治疗时代,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场与卵巢癌的对抗赛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跨越了5年甚至更长的生存时间。本期节目正逢奥运盛会,让我们聚焦她们创造奇迹的历程,发扬她们的“奥运精神”,鼓励更多的卵巢癌患者在这场长期的疾病对抗赛中勇敢向前,充分发挥先进医学的专业力量,拥抱巢跃奇迹。敬请收听。
图片来源:摄图网
引言:
在中国奥运历史上,我们曾见证过许多奇迹的诞生,每一份“奇迹”背后,是勇于直面拼搏的信念、永不言弃的精神。在属于卵巢癌患者的这场对抗赛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她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跨越了5年甚至更长的生存时间,而这些“奇迹”背后,是同样的“奥运精神”支撑着她们从未放弃对生的追求,与医生、家人一起不断向前。
【】
今天,首档卵巢癌科普公益有声电台【巢跃奇迹FM0508】第二期正式上线啦!本期依然邀请到公益倡导官刘敏涛为我们暖心献声,更携手两位妇科肿瘤领域专家及一位患者代表,一起探索卵巢癌患者长生存的秘诀。
请点击下方音频,让我们通过【巢跃奇迹FM0508】,一起直面“妇癌之王”,以真实故事揭开卵巢癌生命奇迹背后的真义!
老规矩,节目播出后,互助君已经速速倾听!本期分享的抗癌秘诀专业又实用,互助君认为姐妹们绝不能错过。若你当前无法聆听,互助君已为你梳理了文字版节目精彩回顾,快来查收“长生存抗癌秘籍”吧!
长按下方海报,识别二维码收听节目,并参与留言互动~
丁燕教授:
走好这三步,迈向卵巢癌长生存时代
问:请问在您看来,那些成功抗癌的卵巢癌患者,她们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有哪些共同点呢?
丁燕教授:
随着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化,卵巢癌的长生存患者基本上都是做到了以下的三点:
(1)尽早就医,早诊早治。对于卵巢癌的正确认知是治疗的基础。卵巢癌疾病隐匿早期多以腹胀、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广大女性朋友如果出现了腹部不适,一定不要忽视,到妇科肿瘤科门诊就诊,及早发现自己身体的异常。如果一旦确诊,患者和家属都能更好地与主诊医师密切地配合,进行规范且长期的治疗和随访。
(2)及时基因检测。卵巢癌的治疗、预后评估和遗传咨询等都涉及到了基因检测,因此需要尽快地进行基因检测,从而能更好地为后续的治疗策略指引方向。
(3)规范化的全程治疗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坚持做好以手术化疗、维持治疗、严密随访为核心环节的卵巢癌的全程治疗管理。在这之中,除了坚持维持治疗以外,也要保持规范的随访频率,要对自己负责。进行抗肿瘤治疗后,需严密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才能及时发现病变的复发以及转移。
多年前,我曾经有一位低度恶性的卵巢癌患者,在经过了规范化的全程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完全缓解(CR)状态。治疗后的5年内,她都是规范随访;5年后,她放松了警惕,再没有规律地随访;直到她再次出现下腹坠胀,阴道出血时,已出现了多脏器的转移,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这个患者案例足以说明全生命周期管理重要性。
相信医患配合,做到尽早就医、基因检测、规范化的全程治疗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都将会帮助卵巢癌患者迈入长生存时代和慢病管理模式。
图片来源:摄图网
问:早发现、早治疗是实现癌症治愈的一个法宝。丁教授,请问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大家尽早就医,不拖延呢?
丁燕教授:
卵巢癌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十分重要。尽管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且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患者,但也会有一些身体的异常信号会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腹围增大、持续性腹胀感、下腹或者盆腔慢性疼痛,以及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等症状。
确实可惜的是,目前卵巢癌的筛查手段都极其有限。在所有预防性手段当中,基因检测尤为重要。如果能及时地采取止损措施,就可以减少输卵管癌、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的发生机会。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会建议所有的卵巢癌患者在确诊后,及早地进行基因检测。经过评估后,患有遗传风险的家庭成员也要进行相关的筛查。
基因检测就像癌症治疗的“指南针”,凭借大量的临床实验数据结果作为支撑,让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检测的结果,为肿瘤患者指出一条相对更加正确的治疗道路。这样的治疗过程会远远比盲目的靶向药物来得更加顺畅、更加高效以及高质量,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也会越来越长。
其实,随着公众健康素养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会主动地要求来做基因检测。在我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中,目前有一位长生存14 年的抗癌明星,她的治疗理念和过程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分享:
她是在一次单位的例行体检中发现了盆腔混合性包块。随后她听从医生建议,及时地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确诊为卵巢的高级别浆液性癌,接受了6个周期的化疗。在这期间,有家人和朋友给予温暖的关怀,她自己心态也很好,治疗结束以后,立即返回了工作岗位,继续做回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不幸的是,她三年后再次出现了复发,再次经历了脱发、呕吐的一个治疗过程。在此后的十年里,她经历了多线程的复发、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治疗的痛苦。但幸运的是,她与我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严密的随访,使得她每次都能早期发现,治疗后每次都能达到完全缓解。
在2021年,她又一次复发了。在我的建议下,她接受了基因检测并选择了精准治疗方案,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目前她病情稳定,用她自己的话说,相信自己的医生,相信自己,相信科学才能长生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会见到一些卵巢癌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似懂非懂,相信偏方,拒绝做基因检测,造成了治疗上的盲目激进,或者是在最佳的时间节点放弃了治疗,非常令人痛惜。此外,确实也有患者对基因检测抱有困惑或者误解……所以我们经常会告诉患者以及家属,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请选择相信我们,相信医生,更要相信科学!
图片来源:摄图网
庞战军教授:
当科学遇上生命选择精准治疗显然能做更多
问:请问对于卵巢癌患者来说,如何了解自己所患卵巢癌的疾病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最为有效的用药方案呢?
庞战军教授:
在确诊卵巢癌以后,确认自己疾病的具体特征,是咱们实现做对事、走对路的关键一环。
随着当今科学研究的进展,关于卵巢癌的治疗方式和方案选择越来越多。但是肿瘤患者在面对多样的治疗选择的时候,可能往往会手足无措。如果按照最简单的方式理解,患者可能就是在不断地试错、换方案。在试错的过程中,可能就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了金钱,最后可能还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期。
而基因检测能帮助我们了解肿瘤,通过检测结果来判断肿瘤对哪一种治疗方案敏感。比如说前面提到的PARP抑制剂,它的药物原理是针对一个基因的重组修复障碍,具备这样基因突变、存在有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的这类患者,用PARP抑制剂才敏感,否则治疗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早期国内临床也经历过一段对基因检测不太重视的时间,但随着越来越多临床数据和经验的积累,目前医生以及患者都对于基因检测的意义认识得越来越充分。尤其是近年以来,以PARP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创新药物问世,基因检测更是帮助了我们为卵巢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进行选择和预后判断,从而实现卵巢癌治疗的精准化和个体化,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了非常好的积极作用。
通常而言,针对PARP抑制剂的基因检测有两类,一类是BRCA基因,BRCA基因是最早被筛选出来,确定与基因同源重组修复有关的基因。如果BRCA基因有突变的话,预示着这个卵巢癌患者对含铂的化疗方案敏感,同时也是PARP抑制剂治疗的敏感对象[1]。
而BRCA基因检测阴性的患者,也可能存在其他基因突变会影响到同源重组修复,或者是其他的基因损伤修复,这就是所谓的HRD。如果卵巢癌患者进行HRD检测结果是阳性,即使BRCA基因检测为阴性,依然会对PARP抑制剂治疗敏感[1]。
总体来说,基因检测对于卵巢癌患者筛选治疗方案和确定治疗敏感性很重要,大家务必重视。
图片来源:摄图网
问:卵巢癌具有一定直系亲属的遗传倾向,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她发现了BRCA1基因突变,并切除了乳腺、卵巢和输卵管。为什么她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哪类人群在还没有患病之前,就应当通过基因检测来防患于未然呢?
庞战军教授:
我作为一个工作了20多年的妇科医生,对于这位美国明星做出的选择深感敬佩。这是基于科学的认知,做出自己对患病风险的判断,然后做出的勇敢的选择——在没有患病的情况下切除乳腺、切除子宫和卵巢。这体现了充分尊重科学的态度。
相信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绝大多数女性或许不愿意轻易让自己的身体缺失一个器官。我接触过很多中国的患者,都很难做出把子宫或者卵巢切除的决定,尤其是在没还没有患病的情况下,患者会更加难以接受。
安吉丽娜·朱莉这样的选择很干脆,她的情况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密切的定期随访复查。
如果某位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属于患卵巢癌或者乳腺癌的高风险群体,并且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筛查,那么大概率可以在早期注意到疾病苗头,最起码不会等到晚期才发现自己患病。朱莉就是典型的高危人群,家族中亲属患有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或者是结直肠癌病史的女性,往往可能会携带有BRCA基因以及其他患癌基因的突变或者缺陷。
所以作为高危人群,如果患者携带有 BRCA 基因突变,应该坚持定期做体检筛查。在没有生育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预防性切除。
另外,基因检测不仅可以让有家族遗传史的家族成员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也能帮助有生育要求的BRCA基因携带者通过临床技术,生育不携带基因突变的宝宝。例如试管婴儿技术,可以对于胚胎的单个细胞进行基因突变诊断,避免生育先天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的孩子。
在卵巢癌治疗领域,基因检测与精准诊疗息息相关。随着基因组学以及相关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和肿瘤精准治疗的全面推广,传统仅依靠病理类型分级分期为指导的治疗策略和遗传综合征筛选等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依托于基因检测,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外多个指南也推荐卵巢癌患者在初治的时候就获得组织标准、进行基因检测,同时也将基因检测作为卵巢癌诊治标准方案的质控指标之一。
我们很高兴看到卵巢癌的诊疗方案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精准诊断和规范治疗方面,很多创新药的面世为卵巢癌后线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
实现5年乃至更长的生存期,达到临床治愈,是患者的愿望,更是无数医生的共同追求。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患者及家庭,大家都在全力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巢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沙棘姐姐:
向往更多个8年,我们一起加油!
问: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一位与癌症斗争多年的勇士——沙棘姐姐。听完两位教授的分享,您有哪些抗癌感悟想要分享给大家?
沙棘姐姐:
我是在2015年9月体检时,发现左侧卵巢有个包块,后来确诊为卵巢癌,术后化疗了7次。2018年9月复发,又做了6次化疗以及28次放疗。2019年3月底结疗,5月初就开始口服靶向药至今。现在是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情况稳定。总结下来,我觉得还是有几点很关键的:
第一,提升自己身体的本钱,加强营养,不盲目忌口。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和肿瘤治疗同样的重要,注重动物蛋白的摄入,身体长点肉了,抵抗力也就好了。
第二,适度锻炼,有利于身心愉悦,缓解疲劳感。我现在每天都坚持做八段锦,还有这个抗阻运动,感觉还不错。
第三,家人的精心照顾很重要,我们也要换位思考、理解家人的不易,自己积极努力的态度也是对家人的报答。
最后一点也是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及时地进行基因检测,以便精准地维持治疗,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
关于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第一次确诊患癌后,我听说了基因检测,虽然当时也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技术,但还是做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很庆幸,这是十分正确的决策。而且结果很幸运,我是BRCA基因突变,用了针对性很好的靶向药进行维持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做了遗传咨询,我的直系血亲都做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我的姐姐也存在BRCA突变,后来根据医生的指导做了预防性的输卵管卵巢切除,现在身体很好。我们的下一代也有了这种防范意识,也都做了基因检测。
图片来源:摄图网
现在我已经维持治疗5年多了,每次复查指标现在都比较稳定,心里面也想开了,与癌共舞没有那么难。我相信我能走过更多的8年。各位病友,我们一起加油!
写在最后
对抗卵巢癌,从来都不是我们一个人的战斗。希望本期节目内容能为每一位在生命赛道上奔跑的人带去力量,打开属于自己勇敢的抗癌篇章。
未来,我们继续在巢跃奇迹FM0508,以声聊愈,巢跃奇迹!下期见~
声明:仅供疾病教育时参考使用,不用于任何推广目的。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参考来源:
[1]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2,8(3):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