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挖出智永手稿,揭开“二王”不传之秘,魏晋笔法原来这么写! 宋代以来,由于印

三余书社啥 2024-09-19 16:57:09

敦煌挖出智永手稿,揭开“二王”不传之秘,魏晋笔法原来这么写! 宋代以来,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以及丛帖、刻帖的产生,人们临摹学习古人法帖的难度降低,领略前辈们的笔法也逐渐变得容易。 但在北宋之前,书法真真正正是一门“贵族艺术”。想学到正宗的笔法,需要依赖三种途径:一是家传,二是师授,三是得到真迹或摹本拓本自学成才。 其中,家族传承的方式是最佳的,一来能保证笔法的醇正和风格的一以贯之,二来也不会“泄密”,外人根本无法偷师学艺。 历史上第一书法家族是琅琊王氏,尤其是“二王”创造的技巧,被视为“魏晋笔法”的正统。但是,王羲之非常“小气”,他并不希望别人学到自己的书艺。 临终前他对儿子王献之说:“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七世孙智永,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那就是将家族不传之秘公之于众。 智永曾闭关数十年,苦学先人法帖,尤其是《兰亭序》,最终得到了真传。于是,他写下了800多本《千字文》,送给浙东诸寺,其中几部还进入唐朝宫廷之中。 不夸张地说,有唐一代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智永的徒子徒孙。他这部《千字文》也被后世视为学习“二王”正宗笔法的捷径,元代赵孟頫就以此帖为启蒙。 时至今日,《真草千字文》依旧热度不减,浙江省还把它列入了中小学生书法教材中。可惜的是,800多本真迹如今一件不存,宋代以来的摹本、刻本真伪难辨。 而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一件唐代手稿残卷,此作内容正是智永《真草千字文》,由蒋善进临摹。 他是当时官方抄经生的总管,能看到《真草千字文》真迹,于是临写下来。这也是学界公认的最早、最还原原稿的版本。 此帖纵25.1厘米、横98厘米,从“侍巾帷房”一句起至结尾,共36行、370余字,写于贞观十五年(641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什么是“魏晋笔法”,它应该怎么写,从此帖中就能得知。首先,先空中取势,再敛锋入纸,笔尖按压、衄挫、调锋,行笔中锋,笔画遒劲婀娜,圆转自然。 魏晋名家以隶书为启蒙,所以他们的字重绞转连带,尤其是转折处的一搨直下、绞转使意等,极少会有顿挫效果,也不会妄生圭角。 楷书部分中正平和,欹正交杂,草书则灵活奇宕,线条如丝绸一般。如果我们能把这件作品好好临摹,把每个字的写法学扎实透彻,魏晋笔法也就得到手了。 而今,我们将智永《真草千字文》(蒋善进本)进行了超高清12色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智永《真草千字文》敦煌残本(蒋善进记)高清原大复制品毛笔书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