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好父母

启波谈育儿 2024-09-19 16:25:41
最近接到几个案例,都是孩子虽然在成长过程中有创伤性事件发生,但真正导致发育迟缓的,是长期被忽视。 家长都是高知高收入人群,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可谓一马当先,是真正的精英。对孩子却非常后知后觉,要等他们入园,看到和同龄人的差距,或经老师特意提醒,才知道孩子有明显的不足。 家庭的组合大多是:敏感型的孩子+忙于工作、经常出差,不会玩耍、比较无趣的父母+寡言少语、情绪内敛、不善表达(或过于唠叨、控制欲强)、过度包办的老人。 深入沟通后,我发现家长们都给我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他们也处在觉醒期,精神在进行二次发育。 学霸家长一路走来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们多少了解一些。虽然他们有闪闪发光的履历,但长期都在冲锋陷阵,过关斩将,即使想关注、伸展自己的内心,也受诸多条件的限制。 结婚、生子,很多时候也不是出于爱与责任,而是在寻求安全,也就是尽可能选择稳妥。 直到工作几年后,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有一定经济基础,掌握人生主动权了,才有足够的空间来体察自己,真正看见自己,和自己相遇。 这时,他们才冷不丁发现,原来已为人父母好几年。而眼前这个孩子,虽然天天看见,却搞不懂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样。 · 一个孩子出生,在我们眼里,只是世上多了一个婴儿。 而孩子的角度不这样。 他们觉得,是由于自己的出生,才产生了这个世界,才有了父母。 他们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父母。 每个新生儿,都以为自己是神。一睁眼一闭眼,就足以让世界打开或消失。一哭一闹,就能让地球爆炸,宇宙毁灭。 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全能感。 如果在生命头几年得到了满足,孩子就会对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欲。越来越自信和热情,愿意让世界更加新奇和美好。不知不觉完成去自我中心化,理解、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 如果没被满足,他们就觉得自己创造的一切,既玩不转,也不好玩,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羞耻感,不配得感和控制欲。严重怀疑自己,害怕外界,没办法离开大人,走向独立。 如果各种向大人示警、求助都无效,孩子就会对外界的兴趣越来越低,欲望越来越少,生命力越来越弱,成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同时,内心的委屈、失望、无助、愤怒,越来越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离自己、父母和外界,都越来越远。 · 如果在此时,处于二次发育的家长及时看见了孩子,就会在自责的同时,激发出强烈的爱心,想和他一起成长。 他们也会重新变回孩子,把自己的内在婴儿,和眼前的宝贝,都重新养育一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