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野孩子》看的揪心, 它直面了养育问题中最刺痛的部分——“生而不养”。 影片中的小演员轩轩,把妈妈留下的半盒雪花膏看的无比珍贵,“妈妈会回来”几乎成为轩轩生命里的全部信仰。 轩轩是那种你想不到的讨好型小孩。
被爷爷打了一身伤,他说没关系,抹点妈妈留下的香香就好了。
饿到大哭,然后说,眼泪好吃,眼泪有味道。
轩轩让人心疼到害怕,忍不住会想,他到底还经历了什么?
直到他遇到马亮,才会哭,会撒娇,会发小脾气。
你知道,被爱的小孩才会发脾气。没有爱的孩子,只会拼命讨好。
轩轩性格变化的过程,细腻又真实,饱含了马亮对他的爱。
电影里的儿童盗窃团伙把成群的“轩轩”和“马亮”,圈在一起,这些孩子敏感,多疑,爱打架。但那些被满足的孩子才闭了嘴,才温柔,而那些戾气缠身的孩子,从未没被满足过什么,只能从一处深渊掉进另一处。
马亮和轩轩的双向奔赴,更像是一场双向救赎。一个被抛弃的孩子,想对另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负责,是同类的抱团取暖,也是救身处废墟童年的自己于水火。
马亮越来越瘦弱,似乎象征着他以全部心力来养育着轩轩。
影片中盗窃团伙组织者和女警的自述,是意外的泪点: “那些孩子没人养,我把他们聚在一起给他们饭吃,我有什么错?” “一次次抓那些孩子,对他们的了解比父母都多。”
真的好心疼这些被抛弃的小孩,因为没有父母养育撑腰,无法辨别善恶是非,而被有心人利用走入深渊...... PS:王俊凯和小演员关子勰的表演,也是加分项,真的太真实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