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9日,斯大林逝世,在北京天安门告别斯大林的场面。 1952年10月

历史有小狼 2024-09-19 14:33:24

1953年3月9日,斯大林逝世,在北京天安门告别斯大林的场面。 1952年10月30日,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制定了一份名为“斯大林逝世心理战准备计划”的文件。该计划明确指出,斯大林的逝世可能成为削弱苏联力量的有利契机。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可能性,委员会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详细收集现有情报、分析潜在的内部冲突、准备一致的政府立场,以及在斯大林逝世前探讨加强苏联最高领导层内部矛盾的方法。 随着艾森豪威尔于1953年1月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他立即指示所有政府宣传机构在斯大林逝世后,只进行事实性的报道。这一指令的背后,是对苏联内部权力斗争可能性的深刻洞察。 1953年3月4日,苏联《真理报》发布了有关斯大林病情的最新公告,透露他患有严重的脑部疾病,已经丧失了味觉和语言能力。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仅仅两天后,斯大林逝世的消息传遍世界。美国国务院迅速发出唁电,表达官方立场。同时,艾森豪威尔要求相关机构立即制定具体的行动建议和计划。 3月9日,心理战略委员会草拟了一份行动方案,计划通过总统的演讲展开一系列心理战。其核心目标是利用斯大林逝世的机会,削弱苏联与中国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激化内部各派别的矛盾,进一步巩固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等机构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将计划分为两个版本。A版本侧重于利用苏联新领导层内部的分歧,增强美国与西方盟友的联系,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B版本则更为详细,强调通过心理战手段,激化苏联新领导层与卫星国政府以及中国之间的矛盾,同时加强西方国家的内部团结,以扩大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际支持度。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讨和修订,美国政府最终将这两个版本的计划合二为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心理战略方案。 4月16日,艾森豪威尔根据这一计划发表了题为《和平的机会》的演说。这次演讲得到了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美国利用媒体优势,通过“美国之音”连续50小时反复播放演讲内容,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艾森豪威尔试图以此占据道德高地,将美国塑造成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国家,同时指责苏联是全球紧张局势的制造者。 对此,苏联《真理报》于4月25日发表了回应文章,指出艾森豪威尔在要求苏联采取行动的同时,自己并未提出解决朝鲜、亚洲和德国问题的具体方案。美方随即反驳,称苏联的回应是在为和平努力泼冷水,是对美国政府的无端指责。 在斯大林逝世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相继出台了多份战略计划,包括“利用斯大林逝世的心理战略计划”、“美国利用欧洲卫星国动乱的临时心理战略计划”、“美国利用卫星国动乱的目标和行动”以及“对苏联及其欧洲卫星国的国家行动计划”。这些计划的共同目标是利用苏联内部的动荡,削弱其国际影响力,同时巩固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斯大林去世后,他的遗物清单被公布于众,内容之简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清算小组发现,他的个人财产仅包括生前的笔记本、几只心爱的烟斗和仅够吸五天的烟草,以及一些衣物和帽子。当他们查询他的银行账户时,发现存款仅有900卢布,折合人民币不过80多元。 这一消息传开后,全苏联人民陷入了沉默。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位领导人为国家奉献了一切,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多少私人财产。然而,斯大林的结局为何如此凄凉?主要原因有两个,且都与他自身的决策密切相关。 首先,他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手段。为了确保对苏联的绝对控制,他发动了一系列清洗运动。在1937年至1938年间,就有数十万人被判刑,更多的人被处决,受影响的家庭更是多达数百万。 此外,为了严格军队纪律,他制定了极端的惩罚措施。战士若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或被敌军俘虏后返回国内,都将面临死刑,其家人也会受到牵连。这种严厉的政策使得许多士兵在战场上进退两难。 在一些关键战役中,斯大林的策略也导致了巨大的人员损失。例如,在基辅战役中,虽然战略性撤退是明智之举,但由于不允许后退的严格规定,导致苏联军队伤亡惨重,被俘人数高达数十万。 其次,他为了让国家迅速强大,不惜采取强硬的外交和内政措施。1939年,他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实际上他清楚地知道,两国之间的冲突只是时间问题。他利用这个暂时的和平时期,出兵波兰东部,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并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家并入苏联。 在国内,他推行了以农业支援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原本在列宁时期,农民可以拥有私有土地,缴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归自己支配。然而,斯大林上台后,强制实施余粮征集制度,农民只能保留基本的口粮,剩余的粮食全部上交国家。 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主要粮食产区,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很多人只种植足够自己糊口的粮食。为了达到国家的粮食征收目标,政府强制要求上交的粮食必须达到年产量的60%。这使得许多家庭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