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㺇(si)簋(两件)】
西周中期
通高24.5厘米、口径24厘米
传出陕西关中东部,原藏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公司
铭文字数:器铭16字(含重文2字),盖铭68字(含重文1字)
伯㺇簋共有四件,形制、大小、纹饰及铭文基本相同,另外两件藏于民间。
器形为侈口,束颈,腹部略鼓,圈足下部外侈并连接直立形矮阶,颈腹两侧饰双兽首半环耳,下有长方形垂珥,盖顶有圈形捉手,盖面隆起。
颈部饰一周目雷纹,前后饰浮雕兽首,颈腹间饰一周连珠纹,腹部和盖面饰斜方格乳钉纹,圈足饰饕餮纹。
伯㺇簋的形制、纹饰与宝鸡茹家庄一号墓出土的弓魚伯簋(BRMI乙:6)相近,弓魚伯仕事的时间在昭王末年至穆王时期。而伯㺇簋盖面已呈缓坡状,与高隆的盖面明显不同,整体高度下降;圆泡形乳钉与弓魚伯簋圆突形乳钉也
有区别,后者流行于西周早期。
故伯㺇簋的时代应比弓魚簋稍晚,约在穆王后期。
铭文释文:
【器铭】白(伯)㺇肇乍(作)甲公宝□(尊)彝,孙子其迈(万)年用。
【盖铭】㺇肇乍(作)□(朕)文考甲公宝□彝,其日□(夙)夕用氒(厥)□(馨)□(香)□(敦)示(祀)于氒(厥)百神,亡(无)不鼎(□、则)。燹(豳、芬)夆(芳)□(馨)□(香)鼎(则)□(登)于上下,用匄百福、迈(万)年,俗(欲)□(兹)百生(姓)亡(无)不□(鬱)临峰(逢)鲁,孙=子其迈(万)年□(永)宝用□(兹)彝,其誰(世)□(毋)□(忘)。
铭文内容是伯㺇祭祀文考甲公,每日早晚均用祭品的馨香祭奠百神,以合礼制,祭品芳馨之气升闻于天上、地上之众神明,祈求多福长久。希望㺇的族人无不隆盛地受到神的视护、迎接福绥。子子孙孙万年使用这件礼器,世世代代莫要遗失。
㺇鼎和伯㺇簋铭文首云“㺇肇作朕文考甲公宝尊彝”,《尔雅·释诂》:“肇,始也。”
应是器主任宗子时首次作宗庙祭祀礼器”,可知㺇鼎和伯㺇簋应是㺇组器中最早的几件。
2004年,在香港荷里活道觅得一批重要的西周青铜器群(P18),计八件:㺇鼎一件,㺇簋三件(其中为一对,另一件原亦为一对,一簋早期被海外古董藏家先得),㺇盘一件,㺇盉一件,南姞甗一件,凤纹壶一件。
这批㺇氏青铜器同出一坑,品相基本完好,器型大方典雅,纹饰简洁秀美,质地精良,且皆有铭文,最多近百言。
这批重要的西周青铜器群最终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