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㺇簋——青铜的吉金本色与绿锈同在

坚持走路 2024-09-19 13:10:10
P1-11,㺇簋 P12-14,㺇盉 P15-16,㺇盘 P18,(冬戈)簋 【P1-11,㺇簋】 西周中期 通高19厘米、口径19.5厘米 铭文字数: 盖铭88字(含重文3字,漏铸一“香”字),器铭89字(含重文3字) 与本器形制、纹饰、铭文相同的铜簋还有三件,共四件组成一套,一件现藏于台北乐从堂,另两件现藏于某收藏家。 此簋为侈口垂腹圈足簋,形制与伯㺇簋不同,后者为侈口鼓腹圈足簋,它们皆为一人所作,为了更好的区分,故将伯㺇簋又称为A型㺇簋,与本器形制相同的四件称为B型㺇簋。 西泠印社2016年秋季拍卖会出现了一件㺇簋(标的号3076),另外《铭续》中也收录了两件器形、纹饰、铭文俱同㺇簋,这三件㺇簋皆失盖,器形为弇口、鼓腹、圈足连铸三附足,一对兽首半环形耳,口沿下饰一周垂冠顾龙纹,下腹部饰瓦纹,形制与A型、B型㺇簋皆不相同,故称之为C型㺇簋,铭文与B型㺇簋相同。 本器器形为侈口、束颈、鼓腹,圈足略外撇,颈腹两侧有兽首半环形耳,下有长方形垂珥,盖顶有圈足形捉手,上有一对桥孔。颈部前后饰浮雕小兽首,盖面和颈部饰一周长卷尾鸟纹,鸟形为垂冠、顾首、勾喙,尾身分离,尾羽下股内卷。这种鸟纹是西周中期的典型样式,与之近似的亦见于1975年扶风庄白伯(冬戈)墓出土的伯(冬戈)簋(P18)、伯(冬戈)饮壶乙颈部,伯(冬戈)器是穆王世的标准器;与此簋形制相类的有1954年长安普渡村长囟墓出土的长囟簋、1975年陕西岐山京当乡董家村窖藏出土的廿七年卫簋,长囟簋、廿七年卫簋的年代应纳入恭王世。 所以此簋的时代应在西周中期前段,约穆王后期或穆、恭之际。 盖内铸铭8行88字,器内底铸铭8行89字。铭文内容为某年的十一月既望丁亥日,周王在康宫大室册命㺇,㺇的上司周师为其右者。周王赏赐给㺇大带、系着红色绶带的黑色蔽膝,命令㺇要尽职尽责。㺇向周王行拜、稽首之礼,赞颂天子的恩德,铸此宝簋祭祀先考甲公,每日晨夕用浇酒于束茅之上所散发的香气祭祀供奉天上百神,子孙万代永远延续下去,不要废止。 除B型㺇簋、C型㺇簋外,㺇器中还有一件㺇盨,铭文亦相同,记载的都是周王对㺇的再一次赏赐,这次奖赏应该晚于㺇盘(P15-16)、㺇盉(P12-14)铭中那次褒赐。再结合㺇鼎、两件伯㺇簋(A型㺇簋)中“㺇肇作”可知这三件器系㺇即任宗子之位后首次制作的宗庙祭祀礼器。 㺇组器年代顺序应为㺇鼎、㺇獄簋(A型㺇簋)最早,㺇盘、㺇盉次之,B型㺇簋、C型㺇簋、㺇盨最晚。
0 阅读: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