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一村民向陈赓父亲发牢骚:“你儿子把我儿子给拐跑了”,谁料到,28年后,两个儿子竟然同时成开国大将! 1910年代初,湖南湘乡的私塾内,9岁的陈赓和6岁的谭政初次相遇。 陈赓出身于一个武将世家,祖父陈益怀曾是湘军花翎副将,家族崇尚武艺,军人气氛浓厚,而谭政则来自书香门第,父亲谭润区希望儿子未来能成为一名教书先生。 尽管两家的背景截然不同,但两个少年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陈赓活泼开朗喜欢动手动脚,谭政则不爱说话,更擅长古文和诗词,陈赓常教谭政一些武术动作,谭政则用他擅长的学问帮助陈赓提高文化水平。 陈赓考入东山高级小学后,谭政非常羡慕,谭政渴望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未能如愿。 后来陈赓的家族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帮助谭政进入了东山学堂,而且谭政还与陈赓的妹妹陈秋葵结婚,成为了陈赓的妹夫。 谭润区一直希望谭政能成为一名教师,过上稳定而体面的生活,谭政也遵从了父亲的意愿,毕业后便开始了教学工作,但是他内心的从军梦想却一直未曾消退。 自从接触到《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后,谭政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希望能够参军,投身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去。 1927年,谭政终于下定决心辞去教师的工作,并偷偷给正在黄埔军校的陈赓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强烈的从军愿望,信中谭政十分恳切地希望陈赓能够帮助他实现这一梦想。 然而谭政的决定并没有瞒过父亲谭润区,得知儿子打算参军的消息后,谭润区勃然大怒。 他认为是陈赓“带坏”了自己的儿子,气冲冲地去找陈赓的父亲陈绍纯理论。 谭润区指责陈赓将谭政从一条安稳的教师之路上“勾走”,而陈绍纯则冷静地劝解老友,希望他理解年轻人追求变革的心情。 这场争执是旧思想与新观念之间的直接冲突,谭润区代表了旧时代的乡绅阶层,他们对稳定、体面的职业有着执着的追求,而陈赓和谭政则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对军旅生涯充满向往。 最终在陈绍纯的劝解下,谭润区虽仍心有不满,但勉强同意了儿子的决定。 1927年2月,谭政如愿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被安排在第四军特务营第2连担任上士文书。 陈赓建议谭政先从文书做起,慢慢熟悉军队的运作流程,谭政也采纳了这一建议,踏上了自己日后为之奋斗终生的军旅生涯。 然而,命运却在这时给了谭政一次沉重的打击,谭政刚参军不久,妻子陈秋葵便因病去世。 由于当时通讯不便,谭政未能在妻子临终前赶回家,甚至未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 这个遗憾和愧疚深深刺痛了谭政的心,使他在军旅生涯中更加专注于工作,整整十几年都未再娶。 后来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形势骤然恶化。 面对这场历史巨变,陈赓和谭政分别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陈赓选择参加南昌起义,投身武装革命,而谭政则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 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但谭政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开始了他在红军中的政治工作生涯。 此后,谭政逐渐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专注于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陈赓在军事上的发展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在井冈山期间,谭政协助毛泽东进行思想宣传工作,负责起草各种报告,他特别重视军队内部的思想作风问题,推动了红军的政治建设。 1929年,谭政向毛泽东报告了红军内部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推动了古田会议的召开。 古田会议确立了红军的建军方向和原则,对红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谭政也因此被任命为红22军的政治部主任,负责组织、思想和纪律建设工作。 长征期间,谭政担任红一师政治部主任,不仅负责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发起了“扫文盲”运动。 他意识到,提升红军战士的文化水平,对于增强军队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长征结束后,谭政随红军进入延安,在延安时期他撰写了《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见》报告,帮助红军顺利从土地革命战争过渡到抗日战争。 他的报告受到了党内高度重视,并成为全军学习的重要指导文件。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谭政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报告再次获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赞赏。 毛泽东甚至亲自与谭政长谈,称他是自己最重要的“臂膀”。 1955年9月27日,陈赓和谭政在同一天被授予了开国大将军衔。 这一刻,湘乡的老百姓为之欢欣鼓舞。多年后,谭家与陈家的故事成为了当地津津乐道的佳话。 陈赓与谭政从童年同窗到共同走上革命道路,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两人的家庭背景、性格和职业选择虽然不同,但他们始终彼此支持、互相影响。 正是这种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革命信仰,最终将他们带到了历史的巅峰,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佳话。
信息来源:湘潮2006-06-05——《谭政与陈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