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推进科学教育

交汇点 2024-09-18 11:34:13

科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核心目标在于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实施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科学教育的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23年1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家校社”协同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家校社”协同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还能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科学化的学习,同时是实现“双减”政策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家校社”协同推动科学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社”协同推动科学教育能够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科学教育环境。家长作为第一任科学老师,直接影响孩子的科学学习兴趣;学校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机构提供科学普及的平台,丰富学生的科学视野。“家校社”协同推动科学教育有助于实现科学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的情况各异,协同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家校社”协同推动科学教育有助于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通过“家校社”三方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科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家校社”协同推动科学教育是实现“双减”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家校社”协同,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社”在推动科学教育中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不同主体在科学教育意识、能力和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面临着诸多挑战。学校科学教育课程不适应。目前,中小学学校科学教育课程主要是分科设置,科目之间相对独立,跨学科教学实践较为缺乏。但是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往往蕴含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跨学科学习,与学校的分科课程产生了不适应。此外,受学习压力的影响,学生有较少的机会走出校门,利用社会资源学习。科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是当前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挑战。科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以及学校之间。在资源的利用效率上,一些优质的公共资源如地方博物馆、天文馆等场馆未被充分利用,造成了闲置和浪费。家长科学教育能力不足。家长科学教育能力的差异在家庭科学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并对孩子的科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家庭科学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家长缺少专业知识,对科学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限制了他们在家庭科学教育中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推进科学教育质量提升。“家校社”协同推动科学教育是一种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的适合青少年科学教育模式,它要求三方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需要学校教育的课程重构与实践。科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载体,其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效果。科学课程的设置应遵循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特点,构建立体化的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覆盖基础科学知识、实验操作、科学探究等多方面。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强互动,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与合作。家长科学教育意识的提升是“家校社”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家庭教育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直接影响到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态度和行为。学校、社区和政府应积极组织相关的培训,向家长普及家庭科学教育的正确方法。需要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社区作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不仅以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资源。社区可以作为科学教育资源的集聚地,通过组织各类科普活动、科技展览、科学工作坊等,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探索的机会。需要“家校社”沟通与合作。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在沟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学校可以与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家校社”协同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资源共享,整合不同教育主体的资源和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科学教育,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青少年奠定坚实基础。

□付勇(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