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观|思想引领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

交汇点 2024-09-18 10:33:02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就业服务人员也面临着更多的新挑战新要求。

供需服务不匹配影响就业质效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专业化,但许多求职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较难精准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就业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不高是导致当前“就业难”“招工难”等社会感知的重要原因。对于就业服务人员而言,供需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其精准“牵线”的一大困境。就业服务既需要准确掌握大量的就业信息,以便为求职者提供更合适的岗位,也需要了解求职者的真实需求和技能水平,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然而,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信息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就业服务的效果常与求职者的理想目标存在一定落差。此外,不同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存在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服务的质效。一些就业服务人员由于对新就业形态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时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甚至由于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不足,一些就业服务人员在“一对十、一对百”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渐渐淡化了服务意识,也影响了服务效果。

创新思想引领,激活就业服务人员内驱力

作为就业服务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有必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和引导机制,让广大就业服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就业服务工作中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强化思想意识教育。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无论基层党员干部,还是一线工作人员都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服务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服务的每一项工作。一是树立政治意识。基层就业服务人员作为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直接践行者,要时刻做到讲政治、顾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二是树立纪律意识。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自觉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同一切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作斗争,坚决杜绝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三是树立服务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常态化组织专题学习和培训,提升就业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帮助就业服务工作人员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总量压力仍将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亟待解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针对一些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管理部门,应多维发力,尽可能地为就业服务人员营造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推动就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一是优化工作流程。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繁琐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做好后勤保障,为就业服务人员提供更加细心、周到、贴心的人文关怀,增强他们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二是努力提高就业服务人员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形式教育引导,帮助就业服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服务社会就业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团队管理、自我约束和业务提升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互帮互助机制。为广大就业服务人员搭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经常性开展分享经验、交流心得、解决问题等活动,鼓励大家及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凝心聚力,带动团队其他人员共同提高就业服务质效。

培养就业服务人员的归属感。在工作之余,要加强对就业服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整改和优化就业服务工作机制。一是关注员工发展需求。可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提供晋升机会、开展培训学习等方式,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实现个人和团体的共同发展。二是组织文化活动。坚持以组织文化作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培育和弘扬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组织文娱活动、宣传先进典型、树立良好风尚等方式,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帮助就业服务人员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持续跟进与反馈,定期检查评估,了解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做好就业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刘立忠(作者为泗阳县人社局党组成员、泗阳县公共人才就业中心主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