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自从开始更新#如何过好大学生活#系列后,收到了一个

英杰看情感 2024-09-17 23:58:26

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

自从开始更新 #如何过好大学生活# 系列后,收到了一个粉丝宝宝的来信(已经当事人同意公开部分信息,重点信息模糊化处理),大致意思是:

她和一个男生关系非常好,感觉彼此是非常相互理解的,因为原生经历相同,也有很多的话题共鸣。平时相处的时候,身边不少人八卦过他们的关系,舍友虽然不说了,但都自动默认了两个人是恋爱关系,听得多了,解释的多了,她也就皮了,想着清者自清,也就顺其自然了。

但是她现在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两个人也正式确立了关系,然而,这个男闺蜜就成了两个人之间的爆点。男朋友不满意的地方有两个:

1、女孩子会把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尤其吵架的时候的细节都会共享给男闺蜜;

2、女孩子的男朋友是学生会的,有时候有一些活动没法陪伴女孩子,然后男闺蜜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好几次都被他们共同的朋友看到,传出了许多闲话;

女孩子就觉得特别委屈,因为她和男闺蜜认识很久了,彼此很信任,也一直无话不谈,且她与男闺蜜之间是非常纯粹友谊,这并不影响她和男朋友之间的关系,她不明白自己男朋友为什么总是想那么多,把所有事情混为一谈。

读到这儿,其实我们都明白,跟朋友分享心事很正常,跟朋友并肩同行也很正常,但有点不同的是,当【同性】朋友,变成了【异性】朋友,这中间就加了一层旖旎的味道,给人一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暧昧感觉,像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的确,友谊升级为爱情,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基础,我们日常中也有很多情侣是从友谊发展而来的,因为朋友已经属于个体关系和紧密关系的层次,在条件成熟时,向亲密关系进行纵深发展,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男女间真的没有纯友谊吗?

Beverley Fehr 在Friendship Processes 一书中,将友情定义为“一种自发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出亲密和扶助,双方彼此欣赏,并企求对方的陪伴”。友谊比爱情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少,情感强度更弱,排他性更低。这两种感情都是我们在社会关系中寻求安全感与联系的外在形式,友情通常从理解开始,更倾向于满足我们对于社会认同感的需要,对对方更多的是平和的喜爱与尊重。

所以从本质上说,友情并不分性别,都基于信任、支持与相互认同,但由于性别不同,可能日常相处方式(一些隐私的干涉程度、共同生活等)、沟通话题(男女的一些特征话题等)会又有所避讳。

Laura K. Guerrero和Alana M. Chavez基于不同的个体对友情的不同理解,将异性的友情分为四种类型:

1、互有好感:双方都想要把友情转化为爱情,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

2、柏拉图式:双方都不想维持除了友情以外的关系。

3、我方渴望:我方想要把这段友情转为爱情,但是发现异性友谊的另一方并不想。

4、对方渴望:友谊的另一方想要把友情转化为爱情,但是我方并不想。

尤其是3和4,就是我们常理解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了,都有一方想要获得更多,而另一方并不想,这时,想要更进一步的一方就陷入了“friend zone”,因为不一定能从对方身上得到回应,而把关系保持在“友情”的区间内。久而久之,两个人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主观吸引力变成客观吸引力,即Heidi Reeder提出的,友伴吸引力——认为对方适合做朋友,信任对方。在这种吸引力条件下,双方更多的是尊重与喜爱,甚至会认为如果将这段友情发展成为爱情是对它的一种侮辱及对对方的不尊重。

摸不准自己友谊类型的小伙伴或者想搞清楚对方真实想法,直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

增加非语言的亲密的肢体接触和接触的频次。

比如,你频繁的拉起对方的手或者挽住对方的胳膊,佯装累了靠在对方的肩膀上,这个时候你可以感受一下自己的反应和对方反应,结果简单明了。

性张力一定是界定异性间边界感的最直接的也最具有明显特征的方式。

至于已经有了伴侣的小伙伴,希望还是考虑一下伴侣的接纳度和外界的压力,毕竟排他性是爱情的很重要的也无法避免的特征之一,而且恋人间的默契感和信任值是很容易超越朋友的,相信如果是很好的朋友,也会选择尊重和理解你的生活。

你觉得呢?

#大学如何谈一场值得的恋爱#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