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军和日军都打不了大规模歼灭战? 就抗战而言,日军打不了歼灭战的原因,主

阿明聊历史 2024-09-17 18:12:14

为什么国军和日军都打不了大规模歼灭战?

就抗战而言,日军打不了歼灭战的原因,主要是兵力不足问题,以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四大会战为例(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1、淞沪会战(60万对20万,伤亡30万对4万)

2、太原会战(58万对14万,伤亡10万对3万)

3、徐州会战(60万对24万,伤亡10万对2.6万)

4、武汉会战(110万对30万,伤亡40万对3.5万)

兵少只能击溃,不能围歼(或者说难度很大)。每次战斗,都是国军几十万人对阵鬼子几万人,日军在人数上总是处于劣势,当然无法打歼灭战,很简单。而我军则不同,我军崇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自红军时代就总动脑子打歼灭战。而且需求也不同,只有歼灭战才能打扫战场而有缴获,日军不指望缴获,因此不注重歼灭战,我军全靠缴获,这一仗不缴获,下一仗几乎无法打,因此就只能仗仗都得歼灭。这好比艰难度日的农民,这一年没收成,就难以活到下一年,甚至种子都没着落,必须年年有收成,至少要收回种子。“庄稼不收年年种”只是轻巧的话,真要不收的话后果很严重。由此也感慨共产党的天下来之不易,那是22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得到的天下。

以上为简要分析,下面开始具体分析。

首先、从日军的战略思想分析,我们可以从冈村宁次的回忆录里发现:

“回顾过去的战绩,仅就我军之迷恋攻占城市恶习再作一言:举凡作战目标,不外能动的敌军与不动的土地(城市、山河的要地等),军队作战应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其他为次。但是,城市总有其魅力,而且各条大道最终总要通向城市,尽管军队常有穿越远离城市的旷野进逼敌军的任务,却往往为城市所吸引,人人皆愿入城。同时,在中国战场上,各兵团有许多随军特派记者,他们用无线电发报机将战绩直接向国内报纸进行报道,大事宣扬‘争先立功’之类的战果,此种情况亦可能为城市所吸引的原因之一。将自古以来日本武士‘争先立功’的精神发挥于现代战场之上,可谓功过并存。”

可见,日军在乎于城地的争夺,目的在于获取战争资源实现以战养战,所以对消灭对手有生力量打歼灭战不太在乎了。同时日军崇尚主力决战思想,对城市、人口、粮食、资源的抢夺,是消耗对手战争潜力,压缩其回旋余地的手段,最终目的是逼迫对手进行主力决战,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同时减少己方人力物力的损耗,导致出现城市争夺重于消灭对手有生力量,寄希望于最后一战。但是中国地太大,人太多,局部损失对整体影响太小,在中国战场此法行不通。

第二、从围歼战术的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1、充足的兵力准备

这点无需多言,从正面战场各次会战中可知日军在兵力方面一向处于劣势,最多时也就200多万,充足的兵力是实现围歼的前提。古人也说过十则围之,日军连兵力对等都达不到,能做到围歼局部,击溃大部,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2、高速的机动能力

从当时看,日军的整体水平介于一战和二战之间,实现了骡马化和半摩托化,机动能力在理论上高于国军。但是,高速机动能力的发挥程度是受到地形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当时的中国缺乏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网,限制了日军机动力的发挥,无法及时到达预定地点展开包围,而国军机动能力全靠双腿,地形和交通条件对其限制不大,就算是日军步兵追上国军溃兵,炮兵也无法到位,结果仍是国军大部突围。

3、灵活的攻击战术

抛开战略不谈,日军战术可以得90分,日军擅长使用分进合击,包围歼灭。但是战术优秀不代表一定能取胜,兵力的限制影响了战术效果的实现,战役指导思想的限制直接抵消了优秀战术的优势,历次会战无不贪大贪多,但是包围范围过大,包围圈单薄易突破,外线包围兵力和内线攻击兵力都不足,导致无法出现大规模战役性质的歼灭战。

4、精确的协同配合

这个涉及到对日军的指挥体系的研究,这个我不是很了解。从战役经过图的直观感受,擅长使用分进合击,包围歼灭。正面突破和侧翼偷袭配合到位,说明在对部队的指挥、控制、协调能力极高。但是,日军的下克上的传统,又使得局限于眼前小利益,无法从全局分析和把握战局,从而一些下级军官的擅自行动破坏了整体的作战部署,丧失对战机的把握,无法实现预定目标。

5、准确的情报信息

看过一些日军地图,感觉内容很细致,强于国军,说明前期的情报准备是下了功夫的,对地形掌握十分到位。其余的了解不多,毕竟境外作战,情报收集难度增加很多,即使如此战前国军的兵力部署大都泄露。情报机关做到如此,实属难得。

0 阅读: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