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中秋里的中医文化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很多关于中秋的神话传说,如

飞翔说健康 2024-09-16 23:55:01

藏在中秋里的中医文化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很多关于中秋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而这些神话故事中,都隐藏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玉兔捣药,捣的是什么药?吴刚伐树,为何偏偏是桂树?

中秋节里头的中医药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的故事见于汉乐府《董逃行》。传说,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它捣的是什么药呢?答案是——蟾蜍丸。虽然蟾蜍和蛤蟆是同一类,但两者的价值可不尽相同。

在《本草》中有提到:“蛤蟆、蟾蜍,二物虽同一类,而功用小别,亦当分而用之。古方多用蛤蟆,近方多用蟾蜍,盖古人通称蟾为蛤蟆耳。今考二物功用亦不甚远,则古人所用多是蟾蜍,且今人亦只用蟾蜍有效,而蛤蟆不复入药矣。”可见蟾蜍是药而蛤蟆不入药。

蟾蜍有何药用呢?《小儿痘疹方论》和《普济方》中均有提及蟾蜍丸。其中,《小儿痘疹方论》提到了三大功效:一服虚热退,二服烦渴止,三服泻痢愈。主小儿无辜疳证(即小儿抽风症)。《普济方》则引用《傅氏活婴方》:蟾蜍丸,功能主治:小儿诸疳。可见古代蟾蜍丸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疳证,现在也有复方蟾蜍丸,主要用来消疮解毒。

吴刚伐桂

相传,吴刚被炎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永无休止。为何吴刚砍的树木,偏偏是桂树呢?这其实是有渊源的,桂树自古就被确认有药用价值,《说文解字》解释桂是百药之长。

《本草》中引用了《神农本草经》的说法,认为桂的药用价值为:“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而桂树“随砍即合”契合了人们希望这一“仙药”帮助人们健康长寿且“供不应求”的愿望。

此外,唐代还有月中的仙人吴刚酿造桂花酒的故事。桂花的寓意是清香、高洁、崇高、美好。古人将考中状元、进士称为“蟾宫拆桂”。如今,在民间仍有中秋品桂花酒的习俗。《本草汇言》载:“桂花,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

桂花酒也是我国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酒。农历八月,又称桂月,是赏桂的最佳时节,中秋赏月品桂花酒既是应时养生,又充满了诗情画意。桂花酒温而不燥,温润脾胃,对于解除秋燥季节的燥气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中秋月饼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古时吃月饼的风俗以明清尤盛。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松香柔腻,迥异寻常。”月饼馅料中的豆沙、芝麻、枣泥、核桃、花生、杏仁等,大多都是药食两用之品,不仅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不过,月饼虽好,却不宜多吃。从中医角度看,月饼甘甜油腻,遇热则“化”(消化),遇冷则“凝”(积滞),易导致恶心、厌食、腹痛等胃肠道疾病。进食月饼时,可以搭配一壶消食提神茶,中和其腻味。

中秋时节,

蕴含养生保健的寓意,

咱们在感受浓蕴中秋节文化的同时

也别忘了养生哦~

中秋养生,天人相应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月亮的盈亏变化会影响到人的气血、经络之气的盛衰。《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减,经络虚,卫气去。”

✦高血压及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在满月日尤其要注意保养,不可太过劳累,保持情绪愉快。

✦望月期间也不宜服用补药,针灸时不宜用补法,因“月满而补,血气洋溢”。但也不可完全拘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对生理上的亢奋,满月对人的情志的影响可能更为直观而强烈,如游子之思乡,男女之相思,常令人触景伤情,难以入眠。在这种情况下,人更应注意保持抒发和节制的平衡。此时宜“游于艺”,如写诗、弹琴、歌咏、书画都是极好的。

中秋吃蟹需注意

中秋时节,正是螃蟹肥美时。螃蟹虽然好吃,也要讲究方法、应当节制。

1、清蒸最营养 加点紫苏叶

大闸蟹性凉,而紫苏辛温、通心经、益脾胃,可以缓解大闸蟹的寒凉,帮助消化。

2、吃蟹配点黄酒

吃蟹时配以黄酒一起食用,祛除蟹的寒性,还可以蘸醋,增添风味。

3、螃蟹煮白菜 化痰又营养

螃蟹有化痰作用,加上具有润肺燥、化痰利小便功能的白菜,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4、这几类人不宜吃螃蟹

❶ 螃蟹含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人忌吃螃蟹。

❷ 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有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蟹。

❸ 凡脾胃虚寒者应不吃或少吃蟹。螃蟹性寒,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

❹ 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忌吃螃蟹。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