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今起这些批次进行志愿填报

掌上青岛 2024-07-05 07:20:25

青岛晚报2024年07月05日版面

今起至7月7日,山东高考生可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本科计划)、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常规批本科计划)和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4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提醒考生全方位了解志愿填报信息并合理安排填报时间,建议考生尽量早于志愿填报结束前2小时提交,避免因意外造成志愿填报无法完成。

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

在同一批次内不得兼报

省招考院提醒,6月29日已填报提前批(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和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志愿的考生,如符合普通类特殊类型批、普通类常规批、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常规批和春季高考本科批志愿填报要求的,应在7月5日至7月7日认真填报相应批次志愿(此时提前批录取工作尚未结束,录取结果未知)。

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在同一批次内不得兼报,考生只能从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中选择1类填报。根据录取工作进程,艺术类考生不得兼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和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体育类考生不得兼报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和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

此外,部分高校部分专业对性别、总成绩、单科成绩、政治面貌(共青团员或中共党员)、语种、外语口试、身高、体检结论等有要求(如北京工商大学,0N材料类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招生简章和《填报志愿指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以免错报。

普通类常规批

最多可填96个志愿

根据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进程,7月5日至7日每天9时至18时,考生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本科计划、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常规批(本科计划)和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分别来看,省招考院明确,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21分)且具有相关资格的考生,可填报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考生所报志愿必须与取得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高校一致。

444分及以上可填报普通类常规批本科计划。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

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时填报;文物全科人才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考生可在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时填报(考生成绩须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即521分)。上述两个招生类型若第1次志愿录取完成后仍有剩余计划,可在常规批后续志愿填报时继续填报。

需要提醒的是,“知分+知线+知位次+知政策”前提下,考生志愿填报大致可分为重专业、重学校、对学校和专业均无明显偏好等三种思路,要做好“冲、稳、保”,适当拉开梯度。

“双达线”考生

可填报艺术类本科批

填报艺术类本科批,考生须达到艺术类相应专业类别本科专业合格分数线和本科文化控制线。省级统考专业类别内实行平行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志愿填报的数量不超过60个。音乐类具有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合格专业成绩的考生,表(导)演类具有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合格专业成绩的考生,可同时填报相应专业志愿。

综合成绩594分(含)以上且专业合格考生填报体育类常规批本科计划第1次志愿。志愿填报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60个。

春季高考本科批志愿填报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

每轮投档

一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照“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在完成考生成绩的位次排序后,从分数最高(位次)的考生开始,每一个位次均依照该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进行检索投档。投档系统从考生的第一个志愿开始,一旦检索到考生符合某所高校专业投档条件后,即被投档,后面的志愿立即全部失效。即使考生成绩符合后面所有志愿的投档条件,系统将不再检索其排序在后面的志愿,也就是说,每轮投档时,一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考生被投档到某个高校专业后,若因体检受限等原因被退档,也没有机会再被投档到本轮次的其他志愿。符合下一轮次条件的考生只能参与下轮次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录取和春季高考本科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查询时间为7月19日16:00后;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查询时间为7月22日16:00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以短信方式向已录取考生推送录取结果,考生可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综合信息发布平台(https://cx.sdzk.cn/)、“爱山东”APP、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本人录取结果。已被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与后续志愿填报、录取。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董真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