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欧洲应选择与中国车企合作

参考消息 2024-09-16 15:29:27

参考消息网9月16日报道《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9月13日刊登题为《是友是敌?欧洲在中国电动汽车问题上面临两难困境》的文章,作者是汉斯·范莱文。全文摘编如下:

格雷格·杰克逊是奥克特珀斯能源公司的创始人和老板,也是英国最有名的技术乐观主义者之一。他刚刚结束他所谓的“高管必去的中国行”。

在这次旅行中,他了解到中国的电动汽车公司将7%到11%的营收用于研发。他看到中国城市的雾霾和噪音污染有所改善。他在伦敦对着满屋子的电动汽车公司高管说:“这太牛了,对吧?”

“你今天所见都会在几年后显得过时……这惊人的进步只会更快,而且这发生在系统的每个部分——从电池到使电池更便宜的可再生发电,再到将这些带给消费者的所有数字化技术。”

杰克逊试图将他在中国看到的全速前进的电动汽车革命与欧洲磕磕绊绊的进展作比较。他说:“他们不像我们。他们并没有为如何解决明天的问题而苦恼,他们只管抓住今天的机遇。”

正如杰克逊所暗示的那样,欧洲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和北美地区。市场研究公司罗莫申公司本周在一份报告中称,尽管全球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车的销量在8月份同比增长了20%,但欧洲却出现了33%的下滑。

在英国,市场分析师预计,电动汽车到2024年将占总销售额的17%至18%,低于政府给今年设定的22%的目标。

德国发展放缓最为明显,因为政府去年取消了对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欧洲今年到目前为止的销售额下降了4%,而欧洲最大市场的销售额则下降了23%。德国汽车制造商为生产电动汽车,对新技术和工厂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德国汽车制造商这次拉响警报,迫使柏林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开倒车。

困扰欧洲汽车购买者的问题不仅仅是充电桩和续航里程等常见抱怨。欧洲制造的许多电动汽车价格高昂也是问题之一。

尽管纯电动汽车驾驶成本更低,但在欧洲购买电动汽车很昂贵,而且二手电动汽车也不好出手。

上周美国银行发布的电动汽车跟踪报告显示,大多数欧洲汽车制造商(除宝马外)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在下降。

英国加的夫大学商学院教授彼得·韦尔斯表示,问题在于许多欧洲制造商似乎无法将注意力从那些高端电动汽车型号上转移开,这让中国企业如比亚迪等有机会进入市场。

许多业内人士希望,中国能成为欧洲电动汽车革命的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他们表示,没有中国,消费者很可能无法感知到他们所需的价格信号。而如果没有消费者购买,欧洲的交通运输业就无法实现脱碳,欧洲的汽车和电池产业也无法在世界舞台上竞争。

供应链洞察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安迪·莱兰说:“欧洲需要反思总体规划和能源转型产业战略,可能需要与亚洲伙伴合作,而不是另起炉灶……不合作,就灭亡。”

欧洲汽车制造商和希望保护汽车产业的政客们可能面临电动汽车道路上的颠簸。但他们也可能到达一个分岔口:一个事关存亡的选择,要么继续照常经营,要么朝着激进的变革方向转变,即便这意味着利润率受损,并与中国竞争对手合作。

然而,无论选择哪条路,目的地都必然是脱碳。如果这个目标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欧洲人想要躲开急剧衰退,似乎将面临一些艰难的抉择。(编译/涂颀)

1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