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诗人,为什么一到中秋就诗兴大发?他们的中秋和今人的中秋差别究竟有多大。这个

李满谈过去 2024-09-16 01:06:31

古代的诗人,为什么一到中秋就诗兴大发?他们的中秋和今人的中秋差别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宋代诗人苏轼入手进行解答。 1076年的苏轼,在山东密州过中秋时大发感慨,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的诗兴大发,与他在中秋这天经历的种种密不可分。 苏轼等古人过的中秋节,跟我们如今的中秋,完全不一样。其最大不同,就是仪式感,古人的中秋过得实在是太有仪式感了,苏轼的中秋尤其如此,隆重的仪式感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也勾起了他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相比今天的中秋等于放假的模式,苏轼过的中秋有很多项目。拿苏轼1076年的中秋节来说,他就至少干了以下八九件事:和妻子王润之泛舟游了西湖,接下来又和友人一起饮酒赋诗,之后,他又按照密州当地的习俗,观赏游船上的歌舞、特技,并且还参与了投掷、射击等游戏。 白天做这些项目时,苏轼是非常开心的,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也就是非常地热闹。 在经历了白天的热闹之后,晚上还有一个重大的项目,这是古人过中秋的最后一个仪式,也就是赏月祭月。相比白天各种项目,晚上的项目有明显区别。其最大区别在于,白天的各种项目,都是在人堆里完成的,人非常地多,非常地热闹,而晚上的项目,则是和家人一起完成。 到了赏月祭月时,苏轼不可避免地惆怅起来了,因为此时是他被贬密州的第三个年头,此时的他不可避免地有了一种“一晃三年”的紧迫感,同时,这年正好是他与弟弟苏辙分离的第七年。 人在逆境中,总是会格外想念家乡和亲人,苏轼与弟弟苏辙只差两岁,两人从小一起读书、一起生活、就连科举也是同时进行,两人还共同为官,苏轼曾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长久和弟弟在一起,可因为屡次被贬,他和弟弟不得不长期分离…… 长期被贬的境遇,让苏轼生出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深刻人生体悟,越是体会到“世事无常”,他越发想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于是,在祭月的同时,那首千古名作便呼之欲出了。他终在那轮中秋圆月下,写就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到此,古人一到中秋,能容易写下千古名篇的原因也找到了:因为他们的中秋是真的过节,他的中秋仪式感拉满……也就是说,他们的中秋是真的中秋。 或许,若今人如苏轼等古人那样过中秋,我们在中秋那天,也会忍不住变成诗人……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