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冷军画了两个发动机,横着放的发动机只卖了198万,而竖着放的竟卖了18

超哥评历史 2024-09-15 19:12:38

90年代,冷军画了两个发动机,横着放的发动机只卖了198万,而竖着放的竟卖了1897万,几位专家在研究完油画以后,竟直言:“这根本就不是画!” 对于画家来说,对艺术美的追求是永恒的,只不过有很多画家在生前并不出名,反倒是在去世之后忽然身价暴涨,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绘画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想要体现其经济价值除了画作本身足够出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画作要让读者有共鸣,愿意为其买单,而这种共鸣没有任何人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出现。 除了等待共鸣之外,画作的风格也对画作是否叫卖有着很大影响,只是同一个画家不同时期的画作风格也有所不同,例如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一开始是写实派,后来又变成了印象派画作的代表人物。 梵高生前很是潦倒,在去世之后却成为世界著名画家,而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位画家冷军的两幅画的两个发动机最终卖出的价格也是天差地别,其中横着的卖出了198万,而竖着的那个则是卖出了1897万。 1963年,冷军出生于四川,小时候他就展现出了出色的绘画天赋,可惜他的父母极其传统,在他们看来,绘画是不可能有出息的,读书才是正道。 只是冷军不愿意放弃绘画,他用草纸和树枝继续作画,父母不允许,他就偷偷画,父母虽然每次看到他绘画都要呵斥一番,但是冷军的成绩实在不好,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同意冷军辍学打工。 辍学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是件好事,但对于冷军来说,这意味着他离开了父母,可以自己挣钱和作画了。 后来冷军通过努力考上了武汉师范学院的美术系,毕业之后,他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画山水画,可是冷军不同。他选择了超写实主义画法。 这种画法无疑是很熬人的,冷军要长时间盯着他要画的东西看,冷军一开始选择画人物,但是买家不买账,认为他画的东西实在太像了,感觉少了“魂”,面对买家的批评,冷军也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 冷军并不愿意改变自己超写实主义的画风,于是他决定画一些别的东西,不再画人物了。 就在这时,冷军的眼睛出现了问题,因为长期盯着一个东西看,冷军的眼睛经常流眼泪,后来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为高度近视,冷军戴上了眼镜,继续作画。 画家是需要灵感的,冷军那段时间也在一直找灵感,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冷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动机,他有了灵感,准备将发动机画出来,致敬工业革命。 经过冷军很长时间的努力,这幅名为《文物·新产品的设计》的画作正式问世,并且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98万元的价格。 这幅画当中的发动机浑身包裹着泥土,具有很重的年代感,仿佛是一位老兵在向众人诉说着他曾经在工业化进程当中的丰功伟绩。 这幅画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有一位专家大喊:“这哪里是什么画,明明就是一张照片!”他甚至跑到冷军家里,大声控诉冷军是骗子,直到被冷军有理有据说了一通,才收回了自己的说法。 冷军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创作,他紧接着又创作了另一幅画,和前面一幅画相同的是,这幅画的主体也是一个发动机,只不过这次的是一个竖着的发动机,而上一次是一个横着的发动机。 这幅画叫做《丰碑》,在2011年的拍卖会上,这幅画拍出了1897万元的天价,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不喜欢,有人控诉冷军的行为是在抢钱,但是那些说冷军不好的言论其实站不住脚,《丰碑》的买家更是霸气回怼:“我愿意为这幅画花钱,关你什么事?” 至于冷军的两幅画价格为什么价格差距这么大,有人给出了答案,他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丰碑》卖出去的前几年,国内绘画收藏大热,基本上所有绘画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第二就是冷军的个人名气问题,上一幅《文物·新产品的设计》给冷军打响了名气,在《文物·新产品的设计》之前,冷军也有不少出色的作品,虽然价格不算特别高,但是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如此; 第三就是《丰碑》这幅画作的寓意似乎更深了一层,《丰碑》的发动机下面是破碎的钢筋水泥,给欣赏者的感觉就是冷军在表达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后遗症,例如环境问题。 不管如何,冷军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两幅作品给他带来了别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这也是对“天道酬勤”的最好诠释。

0 阅读: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