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遇到过的“水”老师? 从我上大学的经验来看,判断一个老师水不水,标准不在

赫尔墨斯社会 2024-09-15 16:24:53

那些你遇到过的“水”老师? 从我上大学的经验来看,判断一个老师水不水,标准不在课堂上,而是在课下。 其实大多数老师在入行的最开始,都是有过认真备课上学的想法的,但绝大多数时候,学生都不能给予老师足够的正反馈。 甚至,这些老师就算再加上一些优势条件都不行。比如我上本科的时候,学院里就来了一个长得很漂亮也有气质的女老师,刚上课的时候,班里的同学还都能到齐,但后来见见多了,对“美女老师”也就没啥兴趣了。 长此以往,就算是对教学很有热忱的老师,也难免会逐渐懈怠。何况,大学还有相当复杂的考核要求,他们也要花时间去完成。 我说在课下判断老师水不水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对某个课程感兴趣,完全可以选择在课下去联系老师,也可以去问他与课程相关的问题。 假如这个老师在课下对你的态度依然是不耐烦,对你提出的问题理都不理,那么这个老师要么很水,要么心思完全不在教学上。 但如果这个老师上课很水,却对你的问题能有问必答,甚至还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讲解,那么这个老师的“水”,大概率只是对课堂的一种无奈反馈。 在大学,基本不要指望在课堂学到东西。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真正想出成绩,都是在课外跟老师混才可能有结果的。 另外,还有一些大学老师的“水”,可能是因为在社会上的兼职或其他事情太多。对于这种老师,与其纠结其“水”不“水”的问题,不如想想怎么样能用一用他的社会资源。 像是当年我们学校的一些老师,讲课到最后恨不能一节课放40分的视频。但是,如果你要实习、找工作,很多别人找不到门路的单位,他介绍你过去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要是放在社会上,你不花个几千、上万,连个门路都找不到,但是放在校内,你说句“谢谢老师”也就完了,就算你想请人家吃顿饭,他都不一定有时间去。 所以,既然人已经到了大学,就不要再用“上课”的思维来去理解大学。高等教育常识里其实也说得清楚,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而不同的老师实际上有不同的侧重。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找什么样老师学习,而是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如果说你已经想好了要走科研这条路,那你就跟着科研好的老师混,他讲课怎么样你不用管,而如果你打定目标本科毕业就工作,那跟一个在社会上混得开的老师,比那些虽然讲课好却缺乏社会资源的老师,也要有用的多。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