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留给世人的忠告,醍醐灌顶!他说:人老了,父母过世之后,永远不要去帮兄弟姐妹这“两种忙”,哪怕关系再好也不可以,这并非薄情,而是有远见! 季羡林出生贫寒,但却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为人们心中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除了在文学创作上季羡林有极高的成就以外,他还精通十二国语言,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同时他还涉足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理论研究齐飞。” 季羡林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不少大起大落,留过学,站在过学术界的巅峰,也经历过战乱和动荡时期的迫害。 这使得季羡林对于人生一直有着很通透的看法,他将这些想法通过文字展现给世人,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些人生的指引。 季羡林曾经在《心安即是归处》中写道:“人老了,父母过世之后,永远不要去帮兄弟姐妹这两种忙,哪怕关系再好也不可以。” 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便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血缘最亲近的人了。当父母离世后,手足之情便成为了我们最珍贵也是唯一的亲情所在了。 而季羡林这番话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泯灭亲情,但细细思考后会发现其背后蕴藏的深意。 首先便是不要代替兄弟姐妹尽孝。 中国人向来讲究孝道,但很多多子女家庭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将尽孝这件事看成一个总量,一个人多尽孝一些,那其他人似乎就可以少付出一些了。 然而季羡林却认为,虽然很多事情都可以协商,但唯独尽孝这件事必须亲力亲为,这是一种个人的责任,无法让其他人替代。 赡养父母,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有些人因为怕麻烦或是和父母有隔阂,便不愿意在父母跟前尽孝。如果是独生子女也许无法选择,但好像一旦有了兄弟姐妹,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责任转给他们。 就像很多父母生病的时候,有些人怕麻烦,或是抽不开身,便会选择在金钱上多付出一些,剩下的琐事就交给兄弟姐妹去做了,在他们看来这好像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 但实际上父母心中所想的是子女能够真正的在身边陪伴自己。 而那些帮着兄弟姐妹们尽孝的人,很有可能最终还落得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替代尽孝”容易形成依赖心理,逐渐认为自己只要给足了钱其他的事情不做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照顾父母的责任应该是有大家共同承担的,父母的爱未曾切割,那么责任也不能。 第二种忙则是不要在经济上毫无底线的援助兄弟姐妹。 任何人际关系一旦牵扯上利益都会变得复杂,哪怕是亲情也一样。 大多时候人性都无法经受住利益的考验,再亲近的关系也很容易因为利益纠纷而反目。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偶尔帮衬一下兄弟姐妹这无可厚非。但就怕有人仗着这份手足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给予经济帮助,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如果不设限的一直帮助下去,对方只会完全依赖你,而一旦你停止了这种帮助,圣米恩斗米仇,得到的便是无情的斥责和怨恨。 有句老话叫作“亲戚不共财,共财再不来。”说的就是关系再近的亲人也应该避免过多的利益牵扯,否则那份珍贵的亲情也只会逐渐远去。 我们见过不少关于兄弟姐妹之间,过的最好的那个人往往需要经常帮助其他生活的并不如意的兄弟姐妹们,但结局很少是得到感恩,更多的是一种道德绑架式的怨恨。 这两种忙归根结底说起来,都是不要过多的干涉其他兄弟姐妹们的家事,他们的困难更多的应该式由自己解决,而不是永远只会求助兄弟姐妹为自己分担,这是一种亲情间也非常必要的边界感,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的维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