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主任杨颙见诸葛亮每天忙于校对文件账本,就毫不客气地对诸葛亮说:为政之道,上下有别,不能混淆不清。有一人家,家奴负责耕种,丫鬟负责饮食,天亮了家里的公鸡会打鸣,夜里有小偷,家里的狗会叫,牛负重,马涉远。这个家一样都不缺,家业兴旺,家主悠然自在,只顾吃喝就是了。一旦这个家主,代替家中的家奴丫鬟牛马,不用他们去做事,每样事都亲力亲为,最后会累得形疲神困,一事无成。 丙吉(汉宣帝时丞相)在路上见到有人被杀死,他不过问,看见牛喘粗气,他非常担忧。丞相陈平不知财税收支数额,认为这是财政部长主管的事。 你作为丞相,亲自校对账簿,流汗终日,这样劳累下去,身体迟早会垮掉的。 诸葛亮很感谢办公室主任对他的关心和规劝,但并没有改正,依然事事过问,亲自办理。 司马懿见到诸葛亮的使者,向他打听诸葛亮的休息饮食情况,使者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司马懿听后,对身边的人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不久,诸葛亮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大业终成空。 诸葛亮是个智者,难道不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都过问,这样忙累下去,身体会垮掉,为什么就不听从他的办公室主任的规劝呢? 孙策喜欢独自出去打猎,会稽市人事部长(功曹)虞翻提醒孙策:你喜欢穿着轻便的服装私下出行,搞得随行的官员根本没有时间及时安排护卫,警卫人员忙碌辛苦,怨气丛生。 上位者要稳重威严,白龙化成鱼出游,一个普通渔夫就把它的眼睛射瞎,白蛇放纵自我,一个亭长刘季一剑就把它斩了。你要多加注意加。 孙策说,你说得很对。但依然不改。最后单骑出行,遇见刺客,被射中要害,年纪轻轻就挂了。 费祎为蜀汉大将军,位高权重,为人和善,平易近人,从来不怀疑任何人,对新归附的人信之任之。 越隽太守张嶷为此特地写信给费祎,提醒费祎,身为国家大将军,位高权重,对新归附的人要稍为注意,不要过分信任,要加强警惕防备,以防被刺。还特地提了在蜀地曾发生两个东汉高官被刺杀的案子。一个是刘秀手下大将军岑彭在带兵进入蜀地是被刺客杀害,一个是刘秀手下非常出色的外交官来歙,也是在蜀地被刺客杀害的。(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 然,费祎不以为意,从不提防。在一次宴会上欢饮沉醉,被从魏国投降过来的郭循在酒桌上杀死。 世上每一件事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在发生之前都会出现征兆,注意观察和有识见之士会预料到其结果。 诸葛亮的办公室主任杨颙看到诸葛亮不管大事小事全包揽,就预见到诸葛亮终有一天会累死,出于属下的职责和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对诸葛亮进行苦劝,而且比喻也打得很实在明白,诸葛亮就是不听。诸葛亮希望刘禅察纳雅言,为何轮到自己就不能察纳雅言了呢? 见到孙策和费祎的行事风格,他们手下忠诚有识之士也预见会发生什么,明确提出他们的缺陷,希望他们改正和注意,以免身遭不测,为何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不以为意呢? 特别是孙策,连远在北方的郭嘉,根据孙策的行为,就判断他不久必死于小人之手。 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思维和性格决定的。诸葛亮不听劝,一是因诸葛亮要报刘备知遇之恩,工作上不敢丝毫懈怠。二是因为当初过分信任马谡,给蜀汉带来巨大损失,自此再也不敢放手旁人,宁愿自己累死。 孙策骁勇,自认为天下能杀死他的人还没有出生。再加上秉性执着,连他的母亲吴国太的话都听不进去,何况手下。之前孙策要处死一名素有名望的官人,众官苦劝,他就是不听,吴国太跑到井边,说孙策要是杀了这名官员,她就投井自尽,孙策这才作罢。 费祎是个文官,由文官而领武职,受孔孟思想影响太深,认为我与人为善,人必与善报之,简直是犯傻,不知人心难测,江湖险恶。 听人劝,能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