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好的邮信时代

历史几分半 2024-09-11 13:05:45
图1:大清邮政 清末,我国南方福州等地已经出现了比较正规的邮政局 图2:对外营业的邮局 民国时,对外营业的邮局是当时人们对外联络的主要窗口 图3:邮运飞机 民国时期,我国已经和一些国家建立了通邮关系,并且开始采用航空邮运 图4:邮局门厅 民国时期,中国逐步独立地办理邮件及电信传递业务,但都比较落后,图为当时的邮政局门厅 图5:乡间邮差 由于交通原因,民国时期很多地方的信件都需要靠邮差人力送到,图为当时穿着很有地方色彩的陕西邮差 图6:流动邮局 20世纪30年代,南京开始出现了比较方便流动的邮局 图7:自行车邮班 由于交通发展缓慢,在很长一段时间自行车成了邮差主要的交通工具,图为20世纪40年代江苏徐州的自行车邮班 图8:车站邮亭 随着邮政行业的发展,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固定的邮亭,图为上海京沪车站的邮亭 图9:收邮工人 20世纪40年代,江苏无锡邮政人员在收集整理邮筒里的信件 图10:报纸到家 1951年,河北定州,邮递员将报纸送到当地农民手中,很多不能走出家乡的农民就是靠这样的方式了解外面的世界 图11:女邮递员 投身到邮递员行业中的女邮递员成为邮路上亮丽的风景,图为1979年北京朝阳区呼家楼邮电局的女邮递员 🔻🔻🔻🔻🔻🔻 鸦片战争敲开国门之后,列强在中国境内开办了“客邮”。1866年,英国人赫德掌控的海关兼办邮政,并于次年将邮局命名为“海关拨驷达”(post音译)。1878年,中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96年,大清邮政官局“奉旨成立”。1905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以后,邮局渐渐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今信息技术发达,人们全然没有了用笔写信的习惯,也就没有了笔尖碰触信纸时那一份心底的温柔,当然没有了等信、取信、看信时的情感波澜。人类社会尽最大可能地在缩短时空距离,人们不想等待,也失去了等待的乐趣。让我们通过这组老照片重温那些可以邮信的美好时代。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