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故宫院长单霁翔说:“故宫不是一时缺钱,而是永远缺钱。”记者反问道:“故宫门票收入8个亿,文创收入15亿,还说缺钱这可能吗?”但当单院长道出原因后,所有人彻底破防。 2012年,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彼时的故宫,早已从恢弘的皇家大院沦为一个破败不堪的大杂院。环境脏乱差、文物破损严重、管理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样一座"烂摊子",单霁翔下定决心要重塑故宫的辉煌。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单霁翔立下铁规矩:一片垃圾落地,两分钟内必须清理干净。他亲自带头,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打扫。几个月后,青石板露出真容,故宫焕然一新。游客也不好意思再随地丢垃圾了。 紧接着,单霁翔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车行动。2013年,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参观故宫时,单霁翔大胆提议取消外宾乘车入宫的特权。尽管上级以"几十年的礼遇"为由回绝,但他依然坚持己见。在外宾车队即将抵达时,他果断拉闸关门,将车队拦在午门外。从此以后,再无一国总统或政要能够乘车进入故宫。 环境和秩序问题得到解决后,单霁翔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棘手的资金问题。虽然故宫每年门票收入高达数百万,但这些钱都要上交国库。资金短缺导致大量文物和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在岁月的侵蚀下日渐破败。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单霁翔别出心裁地采取了"哭穷"策略。每次领导来参观,他都带着他们走最破的路,看最破的建筑,通过卖惨的方式让领导明白故宫的困境。这招果然奏效,屡屡得到上级的拨款支持。 然而,单霁翔深知仅靠上级拨款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让故宫有更长远的发展,年过花甲的他带领团队开启了自救之路。他们拍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宣扬传统文化,开发宫门包、藻井伞、朝珠耳机、故宫口红等文创产品,推出"每日故宫"app,打造《上新了故宫》等综艺节目。在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下,故宫从多年来的诟病不断,摇身一变成为文化网红、时代IP。 经过多年努力,故宫的综合收入已经突破20亿元。然而,单霁翔依然坚持说"故宫缺钱,而且永远都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故宫的9371间房屋、1200座建筑、180多万件文物,每年的维护和修缮费用都是天文数字。仅仅是日常的维护工作,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更不用说那些需要专业修复的珍贵文物了,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修复起来更是费时费力。 以故宫的大修为例,2008年到2018年10年时间,就花费了12.9亿元。而这还只是建筑结构的整体维修,还没有包括日常维修和文物修复。对于木制古建筑的维修,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工人很难满足要求。每一根梁木上都有壁画,就连所使用的钉子也不同。每一次涉及到较大工作面的维修,都需要提前不断地勘察并且记录好每一根梁木的位置,每一个钉子的位置。 文物修复更是一项精细而耗时的工作。一座宫廷钟表的修复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一幅画的完整临摹可能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面对几千个碎片的文物,修复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此外,故宫还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使命。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宫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还需要持续投入以保证质量。 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故宫肩负着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多重责任。要在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平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攻关。比如,如何在不损害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物保护水平?这些都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单霁翔才会说"故宫缺钱,而且永远都缺"。这句话背后,是他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担当。在他的带领下,故宫从一个破败的大院变成了一座活力四射的文化圣地。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沉睡的紫禁城重新焕发生机,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有人说,以单霁翔的能力和魄力,成为一个身家万亿的企业家也绰绰有余。但他选择了一条更有意义的道路——守护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在他看来,这份事业比任何财富都更有价值。 单霁翔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像单霁翔这样有远见、有担当的文化守护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传承中华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巨亏必有巨贪!
修古董本来就带点科研性质的,历史、美工都得沾点儿。想少花钱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