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兵败的吴佩孚带着卫队逃到于学忠军部时,于学忠率

极速侃历史 2024-09-11 01:42:16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兵败的吴佩孚带着卫队逃到于学忠军部时,于学忠率领手下六个师长出门迎接,态度一如以往,这让吴佩孚感动不已。

见大势已去的吴佩孚希望于学忠能与他一起入川,依附四川军阀杨森。于学忠说:“四川境内军阀林立,地少人多,养活不了这么多部队。再说官兵们背井离乡,时间久了难免人心思变,怕到时候部队不稳。四川,最好不去。”

吴佩孚觉得于学忠说得也有道理,便说:“这样吧,我只带卫队去四川,你就不要去了。但有一些散落的部队总得有人带。我把这些部队交给你。 ”

于学忠说:“感谢大帅的知遇之恩,只是这仗打得让人伤心,我已决定回蓬莱老家,部队就让别人带吧。 ”

吴佩孚说:“你才36岁,岂可萌生退意?我就把这支队伍交给你了,这些部队非你莫属,别人谁也不给。你能自立最好,如果不能自立,可以投奔张作霖,他和你父亲是故交,但无论如何不能去投奔蒋介石。蒋介石见利忘义,你若投了他,将来我再也不和你见面了。 ”

吴佩孚入川后,于学忠收拢吴佩孚散落的部队,成为直军仅存的一支建制完整的主力,引得各方注目,都想把他收编,一时间,于学忠的驻地说客不断。

最先到来的是唐生智的特使姚荐楠,当姚荐楠说明来意后,于学忠说:“我若要南附,何苦等到今天? ”接着,蒋介石也派来特使陈公博,一见面,陈公博就夸奖于学忠忠贞能干,蒋介石如何欣赏云云。说罢,陈公博拿出一张蒋介石的委任状,任命于学忠为某军军长。于学忠也不答话,出手把委任状一撕两半,陈公博只得悻悻而去。

事后,于学忠说:“吴大帅入川前叮嘱我,无论如何不能去投蒋介石,像他那种见利忘义之人,我是耻于与之为伍的。 ”

与此同时,张学良也派于学忠曾经的参谋周光烈,带着他的亲笔信来找于学忠,商谈改编之事。

于学忠本来想归隐乡间,但又觉得,自己这么一撒手离开部队,丢下几万人不管,实在对不起吴佩孚的知遇之恩。接到张学良的信后,于学忠想起吴佩孚临走前的叮嘱,便决定去北京,为部队寻找出路。

于学忠到北京后,受到张作霖接见,张作霖很坦率地说:“我和令尊当年都在田庄台宋老帅(宋庆)大营当差,我们相处得很好。你是故人子弟,不是外人。”

于学忠见张作霖态度和蔼,心中顿时石头落地,说:“部队正在向皖北集结,我请求大帅把部队收编过来,我在一旁协助。完事后,我回山东老家,军队尽交大帅统领。”

张作霖说:“我今日并不缺乏这两三师的人,要你过来,是看中你的才能、为人。以后这些部队还是你来带,所有待遇,服装、军饷、军械和奉军都一样。”

于学忠见张作霖真心挽留,大为感动,说:“以后任凭大帅调用。”

张作霖当即爽快地说:“那好,你以后就归张军团长(张学良)指挥。”

第二天,于学忠去北京西单文昌胡同面见张学良。张学良告诉于学忠,奉军的军饷发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人数实发,一种是由主官包干。一般的军官,喜欢主官包干这种方式,因为发多发少自己说了算,有油水可捞。可于学忠却表示:“我的部队按人数实发。仅这一件事就使张学良对于学忠刮目相看。”

于学忠和张学良的这次见面,虽然没有谈多长时间,但却一见如故,互相欣赏。1928年,于学忠任东北军第1军军长,跻身为东北军骨干将领,他虽然加入较晚,但是凭借着能力和人品,成为张学良的嫡系亲信。

张学良晚年多次对人讲:“我最主要的两个部将,一是于学忠,一是王树常。 ”在90岁寿辰时,张学良还不胜感慨地对在场的故友们说:“我忘不了于学忠,他是我的左右手啊。 ”

1933年,热河失陷,舆论哗然,成为众矢之的的张学良被迫下野出国考察。他把总共26万的东北军整编成四个军。其中万福麟、王以哲、何柱国各率领一个军,总计9万人,余下的17万人全都交由于学忠率领。

出国前,张学良担心多给于学忠部队会引起其他人不满,便召集东北军将领开了一次会。他在会上说:“我走后,你们要好好干,要保存东北军这点实力,作为收复东北的力量。我们不收复东北,对不起大元帅的在天之灵,对不起东北3000万父老乡亲。南京交给我们河北这块地盘,就交给孝侯(于学忠)负责。多给孝侯一些队伍的目的,就是要往他身上压担子,顶住日本人的进攻,保住河北省。 ”

东北军老将很多,为何张学良偏偏把大部分军队交给这个外来的于学忠呢?当时不仅东北军内部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外人也同样感到惊诧。

张学良出国考察时,遇到杨毓珣,他问张学良:“你出国前对东北军都安置好了吗? ”

张学良回答说:“都安置好了”。

杨毓珣又问:“你对于学忠安置好了吗? ”杨毓珣此话是有深意的,其潜台词就是:你把东北军交给于学忠一个外来人能放心吗?

张学良说:“你不要看错于学忠,他是我最信任的人,将来收拾东北军后事的只有他。 ”于学忠没有辜负张学良的托付,在张学良出国期间,顶住各方压力,为张学良保住了这支部队。

0 阅读: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