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越来越多,IBD被年轻人断崖式抛弃。

从蕾说职场 2024-09-10 12:19:59
这几年折腾下来,IBD这个方向已经有点“鸡肋”的意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然这里指的是外资,内资现在连“鸡肋”都算不上了吧… 从IBD出来干啥的都有,去买方、去读书、去corporate这都属于常规选择,更牛逼的包括当老师、做教培、开酒吧、开SPA、开花店,当然还有极个别的也选择去了一些更不可描述的方向… 肉眼可见,亚太25 IBD summer普遍热情不高(24summer中途drop的也不少),还在recruiting cycle里的,要么是真爱,要么是被逼无奈,多数人都有其他细分方向的备选,比如买方、商行、国央企等等。 最终去了IBD的,多数也都是把IBD当跳板,“加入的目的就是为了离开”,junior bankers从入职前就开始准备买方recruiting,实习多的“卷王”能搞出两版CV,一版是三段IBD,for sell-side recruiting,一版是1段IB+2段PE,for buyside recruiting。 不实习肯定不行,实习太多也痛苦,年纪轻轻就透支了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道理懂得太早是生理上衰老和心理上抑郁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在信息爆炸时代,身心最痛苦的反而是年轻人。 一般来讲,同一个class的banker,3年剩50%,5年剩20%,再正常不过了(一般年景都是主动跳走,这两年是连裁带跳…),如何留住优秀员工,降低流失率,是投行在持续思考的问题,在面试环节筛选出“真正想做”投行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以致于近两年motivation questions越来越多… 很偶尔甚至会有逆向选择,即筛掉最强的人,因为来了也留不住….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收效似乎很一般。一是投行每场面试时间过短,一个人通常就30mins,尽管见的人多,但时间所限颗粒度不够细,follow-up问题不够多;二是标准化问题过多,答案敞口太窄,容易被套路化应对(亚太特色,你懂的…);三是不仅问题的主观性不够,且对同一个问题的前后交叉验证也不够(可以学习MBTI测试的套路…);四是亚太不像北美有networking环节,对候选人的认识会更dynamic一些。以上都是投行面试流程中可以优化的点。BQ比重的增加,对于候选人自我挖掘、谈话成熟度、语言表达、情商都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来看,保持思考、松弛、多元、乐趣、拓宽非专业类阅读输入,都能有效避免陷入用力过猛的东亚式线性思维。大家加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