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嘉靖要拼命敛财

琅琊人左史 2024-09-10 12:16:3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 先说说大明朝的收入。 大明朝有很多免税群体,藩王宗室、皇亲国戚、功臣勋贵、文官士大夫,他们占据了大明朝80%的财富却不用缴税,维持大明朝运转的赋税要从剩余的20%的财富中征收,也就是从普通百姓身上收取。 普通百姓的土地日益被免税群体兼并,据记载,嘉靖年间的课税土地由835万顷锐减到428万顷,大明朝的税源越来越少。 朱元璋立国后建立了一个祖制:天下赋税形成定额,永不加赋。看起来爱民如子,其实就是目光短浅。人口和经济是浮动的,税制必须动态调整。 土地集中,税源减少,朱元璋又规定了赋税定额,只能“苦一苦百姓,骂名我也不担”,搞到最后,李自成起义就成了一呼百应。就这,还要说“老百姓不体谅朝廷的难处。” 赋税的征集过程,需要大小官吏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又导致了贪污腐败。从最基层的税吏开始,一直到最高的内阁,哪个不从赋税中分一杯羹。严党的鄢懋卿南下巡盐,收上来五百多万两银子,报给户部两百万两,给嘉靖一百万两,自己和严世蕃各贪了一百多万两。 怎么让天下人都缴税,缴的税都能入国库,这是个千古难题,一个没学过现代财税制度的嘉靖,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即使学了,也解决不了。 二 再说说大明朝的支出。 大明朝到了嘉靖年间,已经千疮百孔,大明朝这座房子四处漏风,到处都需要钱。 皇帝肯定要拿大头,因为他要养后宫三千佳丽和几万太监。嘉靖处处以汉文帝自比,要与民休息,但总是停留在口头阶段,他要修宫殿,还要修道观。皇宫大殿中的一根柱子,从云南深山运到京城就要耗费5万两银子。 宗室藩王也要拿一部分,一个亲王一年要五万担禄米,钞两万五千贯,其余布匹无算。老朱家到了嘉靖年间,宗室已经达到几十万人,这么多人是一个庞大的负担。 皇亲国戚和功臣勋贵跟宗室藩王一样,不事生产,需要朝廷供养,这又是一大笔支出。 文官集团们要拿俸禄,武将士兵们要拿军饷,这些朝廷的公务人员,总不能只干活不吃饭。 各地要救灾,还要修河道;北边要抵御鞑靼,南边要抵抗倭寇… 三 书归正传,理论上大明朝的财富都是嘉靖的,但实际上这些财富并不是都是他的,宗王、皇亲、勋贵、士大夫的钱就不会给嘉靖用,嘉靖只能管老百姓要钱花。钱收上来,也不能全给他一个人花,打仗、救灾、发放俸禄,都得用钱。不救灾,灾民就要造反;不发军饷,鞑靼和倭寇就能把大明亡了;不给宗王勋贵和文官们发俸禄,这帮人会想办法把你这个皇帝给换了……
0 阅读:258
评论列表
  • 2024-09-13 16:29

    说到底还是时代的制约,皇帝能力不足,被儒家思想教化,没有法家和商家的务实!自己的帝皇手段也不够,要是足够厉害,练新军,整顿吏治,谁敢不听,那就直接罪名下去抄家问斩,谁敢造反,就推平他

    炽热之火 回复: 鹿角大仙
    换朱元璋来行不行?
    鹿角大仙 回复:
    明朝末期文官集团已经是尾大不掉了,换谁来都白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