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法,带娃吃透一篇文言文”这篇来写一下文言文课的精髓,哪怕你不打算报班想自己

林小暖生活家 2024-09-09 16:01:37

“三步法,带娃吃透一篇文言文”

这篇来写一下文言文课的精髓,哪怕你不打算报班想自己在家教娃学,也可以参考下。

除了老师足够有料有趣外,这门文言文课最让我感到有价值的地方,是它在教给孩子们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学透文言文的方法路径。

很多孩子之所以只会在学文言文时死记硬背,或者一背就烦,就是因为没找对路。

我这次去北京跟窦昕老师聊,听完他说的关于文言文学习的思路,突然灵光一闪:

“窦老师,我似乎悟了,您说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很像我们现在教小朋友学英语呀。”

窦昕老师听完也乐了,说真是这样,文言文是古文,本来就和我们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所以把它当作一门新语言来看待,也未尝不可。

如果要用学英语的思路来学文言文,就会自然而然地摸出一条新路径:

1️⃣学文言文,从小龄就可以开始

培养孩子们对文言文的“语感”,也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赶早自然比太晚要好。

而且,要是把古文看成英文单词那样,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从理解和接受度上看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而且也需要日积月累。对这些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内容,最好都安排在孩子学业负担还没那么重的阶段。

2️⃣三步法,带娃吃透一篇文言文

高效的英语学习,讲究一个“浸润式情景学习”,学文言文也是如此。为了让娃们情景式学文言文,窦老师总结了三步法:

第一步:know who

先把一篇文言文的背景知识交代清楚。

作者是谁?他生在什么时代?在他的一生里,经历了哪些历史变化、哪些人生磨难和哪些辉煌成就?他写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身份?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样的心境?

用窦老师的话来讲,就是“一横一纵把它切开”。横向看,作者所处的大环境是怎样的,也就是历史背景;纵向看,作者所处的小环境,也就是家庭背景是怎样的。把创作背景都了解清楚,才能真正理解这篇文言文。

有人可能会说,学校课堂老师也会讲背景呀,没错老师是会讲,但校内的讲法是以碎珠式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的呈现在孩子面前。孩子只懂得记下来,却并不知道一个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可在“窦神归来”的课堂中,老师们讲的不是割裂散碎的知识点,而是一个朝代之下的人和事,是把点连成线,用“说书人”的方式整体呈现在孩子面前。

在老师精彩的讲解、梳理和演绎下,孩子仿佛被带入了那个场景之下,再来读这些文言文的时候,就从“观看”视角,变为了“第一”视角,也能一下子就让孩子知道这篇文言文到底“厉害”在哪里。

没听文言文课之前,你要是问潼潼,我们为什么要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她自然是不知道,最多说考试里要考吧?

可听完窦老师讲《小石潭记》后,她就会非常清楚地说,因为“柳宗元牛,他可是写游记的top 1,顶流写的游记,那一定得读!”

本来咱老祖宗的这些经典文言文在遣词造句、美感上那都是一顶一的好,只是用来背一背应付考试,可就太亏了。

第二步:通译

通译,也可以理解为翻译,就是把文言文逐字翻译成现代的语言。

文言文课堂里,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带孩子一个字一个字把整篇文言文精讲一遍。当然不仅仅是讲注释里的那几个重点实词虚词,而是会把一个“字”扩展出一箩筐的文学常识,有了这些细节的补充,才能理解整篇文更深层次的意思。

比如赵王爷讲《桃花源记》,“屋舍俨然”这简单的几个字,他就通过梳理古代对“房子”的几种不同叫法引出了“阶层”的概念,让孩子直观地明白“桃花源”里所体现的平等,进而也就理解了这里的人为什么都那么“快乐”。

老师看似洋洋洒洒,但你拿出课本一比对,课文里涉及到的重要字词的解释,老师都讲到了。而且都不用刻意去背,听过课的孩子都能脱口而出。包括文言文作者们的写作手法、用词规则,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

第三步:神入

第一节课,窦昕老师就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以追星的狂热追贤”。那究竟怎样才能有这样的热情?自然是要与先贤共情了。

“了解作者、认识作者、成为作者。”

“神入”,就是要让娃成为作者,与作者达到最大的共鸣。

窦老师讲到《小石潭记》的结尾时,这结尾看似与前面的风格有点格格不入,可经过他的解读,孩子们立刻就明白了作者的深意。

柳宗元前面通过写景把深入骨髓的孤独写尽,结尾才交代,其实他不是一人独游,还有朋友和随从同游。“人群中的孤独最是致命”,作者的心境孩子们一下子就get到了,内心也跟着寂寥起来。

这就叫“于无声处听惊雷”。

柳宗元不愧为大师,孩子们这时才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和精妙之处,原来,大师的文字没有一个字是白白浪费的。

文言文要是都这么学,谁还会抵触呢?就算考试题再开放、再灵活,孩子们也不怕了。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