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7日,文强去找杜聿明,一进指挥所,就听见邱清泉大叫说:“糟了,黄维兵团完蛋了,这次救援不成,把我们都搭进去了。”
蒋军的十二兵团,在两天前覆灭,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等主要将领被俘,仅副司令官胡琏等少数人突围逃跑。
南京的蒋介石、何应钦、顾祝同为了稳定被解放军包围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的军心,并未第一时间告知十二兵团覆灭的消息。
但却有急性子的,提前从徐州逃到蚌埠的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在16日夜,给杜聿明发去电报,说了十二兵团于双堆集包围圈覆灭一事。
杜聿明看到刘峙的电报后,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不知无意还是有意,电报的语气中,有着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
从刘峙的为人来看,有意的可能性更大。刘峙晚年在回忆中,将徐州战败的责任一口气甩给杜聿明,称:大兵团无后方之作战,本属冒险,竟不能发挥勇猛果决之精神,则危险甚大。杜聿明放弃徐州,本属冒险,却不能发挥勇敢果断精神,实施迅速的行动,以致陷全军于危殆。
刘峙还发牢骚说,他不过是一名“高级传令兵”,老蒋更信任杜聿明云云。
可以看出,刘峙内心对老蒋将徐州大部主力交由杜聿明指挥,是心怀不满的,只是由于他实在无法驾驭大兵团作战,这才表面做出一副支持杜聿明的样子。
杜聿明指示总部亲信,不要将刘峙的电报内容散布出去,以免影响军心。但主要部队长还是要告诉的。
17日上午,杜聿明打电话将参谋长舒适存、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李弥叫到指挥所,告知了十二兵团覆灭,黄维等人被俘的消息。
邱清泉听后,情绪很是激动,大吵大叫起来。这时,杜聿明的副参谋长文强走了进来,见此情景后,问杜聿明:“杜主任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徐州“剿总”的副总司令有好几个,老蒋为了让杜聿明便于指挥,特设徐州前进指挥所,由杜聿明任主任。这个指挥所权力很大,可直接指挥徐州“剿总”的四个机动兵团,即邱清泉的二兵团、黄百韬的七兵团、李弥的十三兵团、孙元良的十六兵团。
四个兵团中,以孙兵团实力最弱,辖两个由川军组成的“二师制”的乙种军,算上兵团直属部队,兵力也不过四万多人。但孙元良资历很深,是四个兵团司令官中唯一的黄埔一期生,当师长的时间比杜聿明还早,因此得以兼任指挥所副主任。
指挥所的参谋长是第五军系统的舒适存,副参谋长文强是杜聿明特意邀来帮忙的。
徐州前进指挥所,控制了“剿总”大部的主力,将领们也都称呼杜聿明为“杜主任”。不过,此时的“杜主任”有名无实,因为第七兵团已被歼灭于碾庄,黄百韬兵败身死;十六兵团在跟着杜聿明集团被围陈官庄之初,就自行突围,结果一夜之间被打垮,主要将领大部被俘,孙元良带着几千残部逃走。
陈官庄剩下的蒋军,第二兵团占了大半,邱清泉因此变得越发骄横,杜聿明对他的指挥,也不是那么灵光了。
见文强问“有何打算”,杜聿明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把目光转向了邱清泉。邱清泉见杜聿明看他,顽固的说:“有孙元良这个前车之鉴,突围只会完蛋的更快,打下去。”
说完,邱清泉掏出一只手枪,说:“实在不行,我就对着脑袋来一发。”
一旁的李弥因空投补给问题,和邱清泉矛盾很大,调侃说:“要是打偏了,或卡壳了怎么办?”
邱清泉没听出李弥的话外之音,说:“里面装了几颗子弹,够用了。”
过了一会,第二兵团的第五军军长熊笑三、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听到黄维兵团覆灭的风声后,也来到指挥所打探消息。
杜聿明见邱兵团的两个主力军长都来了,便征询在场将领意见,是否突围。
李弥说:“十天前包围圈尚不严密,强行突围或可带走一半部队,此时已被围的密不透风,恐怕没有机会了。”
邱维达说:“本来是让我们救十二兵团的,结果是自身难保。困死下去是死路一条,可若无没有充足准备的突围,同样还是要被消灭。”
杜聿明见众人对突围都没有信心,邱清泉又低头装糊涂,只得说:“事到如今,只能是让舒参谋长飞去南京,向蒋总统当面求援了。”
12月18日,舒适存飞去南京,老蒋召见他后,写了一封亲笔信,让带回陈官庄交到杜聿明手中。老蒋给杜聿明的信中,无奈的承认,已无援兵可调,让他做好突围的机会。
杜聿明见状,连夜写了一份“上、中、下”的应对计划,让舒适存带着再飞南京。舒适存这次到南京后,陈官庄地区突降大雪,他以此为借口,没有再回去。
陈官庄的大雪,使得老蒋和杜聿明将突围的时间一再延后。风雪天气,蒋军派去空投的飞机,不仅数量减少,因视野问题,将大部分物资投到了解放军阵地。
蒋军官兵为了争抢不多的空投食物,火拼不断。据邱维达回忆,他亲眼所见,一个士兵拿个一个大饼,不等往嘴里放,就被另一个士兵一枪射倒,抢过大饼的这个士兵,旋即又被另一人射杀。
大雪连续下了十天,蒋军士气大跌,斗志几无,成群结队的向解放军投降。杜聿明将突围时间,定在了1949年1月10日,然而在前一天,蒋军就总崩溃了,老蒋在江北的最后一支军事集团,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