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踏入职场之前,“未成年保护”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段程序码,一番规劝,或是家庭关系的不平衡。 最初,这个命题的真实面貌鲜为人知,直到他们亲眼目睹水下冰山与沟壑,才会知晓它最终将引导他们走向何方。 这是腾讯成长守护平台陪伴未成年玩家走过的第七个年头,我们记录了一群“守护者”的故事。
Part.1
“为什么还是能过啊?”
对80后程序员海龙来说,“妥协”一度是其职业生涯中最难以接受的挫败时刻。
尤其是亲戚在决定放弃管理孩子过度游戏后,对他说的那句——“孩子养那么大,不容易。”同为人父,无力反驳,这也是参与成长守护平台搭建以来,海龙对于工作意义最直击灵魂的一次质疑,他知道,亲戚想利用游戏“保住亲子关系”。
作为一名福建龙岩的乡村孩子,过往的几十年,海龙拿到了一份励志人生的剧本:努力改变人生轨迹,走进大城市,拥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他的认知里,“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搞定。”但凡存在路径,就一定会通向一个既定的结果。
而在近几年的工作中,这种认知却被一种完全没有想象到的方式颠覆了。
2017年初,海龙作为腾讯成长守护团队最早期的一批成员正式入组。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起初很多一线员工的认知是模糊的,成长守护团队的负责人郑中找到海龙,告诉他现阶段需要给腾讯旗下的游戏“上一些功能”,目的是能够识别未成年玩家,并控制他们的游戏时间。海龙和同事都觉得这没有多难,他们信誓旦旦地出发了。
在当时,他觉得找出这些未成年“那不是很简单么?”参考往年网吧行业对未成年的管控,只需要直接将腾讯游戏的用户全部筛一遍,对接上公安部的实名认证数据。“问题不就解决了?”
于是2017年中,成长守护系统早期版本上线,基于实名认证功能,腾讯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执行严格的游戏时长限制规则:未满13周岁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同时每日21:00-次日8:00之间禁玩),13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限玩时长的,系统将会做出强制下线处理,当天不能再玩。
表面上来看,大批未成年人被这张人为织成的“大网”所隔离。
但通过后台监控等渠道,技术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一部分未成年人有猫腻:比如一个IP或者身份证账户经常性会出现上百个账号的注册信息;租号平台的订单量也开始随之暴增。
孩子们显然在用自己的手段进行对抗。那也是海龙第一次意识到,未成年人保护这个问题好像并不简单。
往后几年,海龙所在的技术团队几乎每日都在与未成年们的“小手段”进行周旋。原本看上去强弱分明的猫鼠游戏,也逐渐演变为一场拉锯数年的神仙斗法。
团队最终选择谨慎扩大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畴,这在当时的游戏行业属于首例。扫描场景从夜间升级到全天巡航,频次之高,场景之多甚至对正常玩家出现了“误杀”。在如此严苛的技术拦截下,依然有“漏网之鱼”存在。他们左突右冲地突破技术限制,屡屡在不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腾讯游戏里,这让海龙与同事们十分抓狂。
“为什么还是能过啊?”“这些小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海龙与同事们不止一次震惊于未成年研究对策的能力,甚至拜托客服同学进行电话回访,但结果却令所有人都沉默了——人脸识别,是家长帮他们刷开的。
从2017年算起,海龙与他的伙伴们在“抓小孩”这件事上已经耕耘了足够长的时间。如果单从数据来看,团队成绩斐然。
据海外调研机构Niko Partners发布的《中国年轻玩家》报告,自2020年830最严防沉迷新规出台后,中国未成年人玩家减少了3900万,未成年人玩家有71%每周游戏时长小于3小时。
但与此同时,仍有29%的未成年人玩家游戏时长超过3小时,原因则是有82%的家长允许小孩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如同文章开头海龙亲戚的抉择一样,相当数量的家长最终将游戏当做筹码,与孩子去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契约与共识。
对于一线的程序员们来说,这场对抗“赢了一部分,但没全赢”。至于剩下那一部分,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的。
“我们应该为家长吸收一些火力”
在大多数成长团队成员的认知里,项目正式开启时,腾讯内部对这件事存在一个共识——解决未成年沉迷游戏问题,除去动用刚性的技术手段去"堵"以外,还得想办法开辟柔性渠道去“疏”,双线并行。
而事实上早期为了响应政策,快速推进系统落地避免“漏球”,项目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段“堵”大于“疏”的阶段,这也导致期间出现许多未成年用户家庭矛盾激化的极端现象,部分孩子甚至以自身要挟家长,只求能够换取解除账号的未成年绑定。
为此马化腾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中表示“我们应该想办法为家长吸收一些火力”,希望团队能够设立一些让平台背锅的方式,避免孩子直接向家长“开火”。
在情况最严重的2019年,梁琦加入腾讯成长守护项目,负责团队社交平台矩阵的运营。她是从小玩游戏长大的一代,自认为与当前被管控的“世代”有着相似的成长路径,自打加入团队开始,她就对这份工作有着一种近乎于神圣的使命滤镜——直到她以员工身份打开后台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