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价值观下,两个国家的科技都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刺。马斯克的成功用单薄的钢架结构接住从宇宙中回归的火箭,被称为“筷子夹火箭”。
马斯克说他的理想是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拥有在宇宙的各个星球之间移民,在外星生存的能力。
而火箭回归技术的成熟,意味着人类往返地球和外星就像是乘坐飞机,可以定点上下车。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火箭只要维修一下加满油,就能再次发射。
因为马斯克的目标是帮助人类移民外星,因此他要调高火箭运输的效率,并且让火箭巨大到能把埃菲尔铁塔等人类遗迹整个打包带走的程度。
连张召忠都说马斯克真是一个神人,他的火箭回收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并且一个芯片的成本能压缩到300到400美元,外体又能回收,成本远远要比中国低。
中国的火箭和卫星行业一向都是国家出资,成本巨大,当马斯克用星链和星盾进行“人海战术”的时候,中国人竟然第一次在成本上输给了别人。
中国人的东西一向是产量大,价格便宜,如今被马斯克倒反天罡,他的卫星火箭又多又便宜,野心勃勃的要占领太空,覆盖全球。
如果中国航天局要跟马斯克进行卫星布局战,不仅产能跟不上,国家预算也会被耗光。因此中国也开始全方面开放了民间卫星和火箭业务。
中国希望民间企业能通过商业竞争,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近期我们经常看到民间火箭企业试射火箭的消息。
马斯克彻底改变了航天界的格局,美国政府不再无底线的航天局增加预算,他们发现,原来造火箭并不是那么的高大上,完全可以商业化。
如今美国航天局的很多业务都外包给了马斯克,大大节省了预算。这也给了美国NASA很大的压力,他们再也不能捧着铁饭碗故弄玄虚了。
马斯克让全世界知道,火箭是可以省钱的,然而被政府养着的美国科学家们已经挥霍惯了,没一个人想着替人民省钱。
而马斯克的成功也为美国孕育了一批全新的“科技宇宙帮”,这些年轻人从马斯克的公司出来之后,在航空的硬件领域进行创业,建立了扎实的供应链和制造线。
中美不是要在月球建基地吗,马斯克觉得这就是他的机会。将来不管哪个国家在太空间建设基地,都是他的机会。
他的飞船都可以帮助对方进行运输工作,因为他的火箭能回收,因此价格要比各国自己造便宜的多。
如今我们的民间企业还在起步阶段,我们不要惧怕失败,马斯克的星舰就经历了4次失败,才达成了筷子夹火箭的。
“星舰”要进一步减重,提高有效载荷比,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星舰”这么大的家伙,安全着陆和起飞都是难题。
2023年4月,星舰发射时炸毁了发射台,第一次失败。11月第二次发射因燃料泄露失败。2024年3月,第三次发射防热板出现故障。在6月6日的实验中,终于取得了成功。
而热烈祝贺马斯克成功的人,还有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自从特朗普被枪击后,他毫无畏惧,流着血在美国国旗下挥拳战斗的样子,震撼了无数美国人的心。
而和犹太人闹掰,被美国法院起诉,选举资金紧张的特朗普,也瞬间得到了科技大佬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的鼎力支持。
特朗普尤其喜欢马斯克,称他为“火箭男孩”,两个人不仅进行了直播访谈,多次在社交媒体上互动,相互支持。
如果特朗普能当选,那么马斯克的星舰,星链,以及具有军事用途的星盾都将进一步发展。中国卫星可以把敌人的卫星扔出轨道,使其失效。
然而马斯克的星盾则更为霸道,他们可以对别国的卫星进行自杀式袭击,反正我的卫星又多又便宜,我就是把你的卫星全炸毁,让你没信号。
而中国这边也不甘示弱,我们将通过核聚变技术,建设一种新型能源,一克就能产生出相当于8吨石油的能量。
雾霾锁城、冰川融化、极端天气频发,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能源,一种既能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又能对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全球核聚变技术成熟度等级分为九级,目前全球水平大概在四到五级之间,而中国已经跻身第一梯队,成为全球领跑者之一。
但是如今的核聚变离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因为等离子体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野马,难以驾驭,稍有不慎就会失控,导致装置损坏和能量损失。
除了技术上的挑战,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核聚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安全问题、以及公众的接受度等等。
但是未来一旦实现,我们的汽车不再依赖汽油,而是使用清洁的核聚变能源,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
我们的工厂不再排放污染物,而是采用绿色环保的核聚变技术,生产更加高效,产品更加环保在农业领域,可以用于精准农业和海水淡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在制造业领域,可以用于新材料研发和高精度加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通讯领域,可以用于构建更高效的通讯网络,提升信息传输速度和容量。
尽管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控核聚变技术将照亮人类的未来,开启一个清洁能源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