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访古】全椒襄河古桥~积玉桥

问道去访古 2024-09-07 14:55:57
积玉桥位于全椒县襄河镇新华路与奎光路交汇处的襄河上,原名“市石桥”,民间俗称“大石桥”。 始建于西汉初年,宋嘉祐二年(1057)由吴讼与僧人行悦重建。明清时期屡有修葺。现存石桥为民国九年(1920)重修,长41米,宽4.2米,高9.6米,四垛、三孔,桥面皆为石条垒成,桥两边有砖砌栏杆。 积玉桥,为全椒古代最著名石桥,是南北交通重要津梁,素为兵家争夺之地。[康熙]《全椒县志》里有记载: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大司马桓温讨伐袁瑾,袁氏求救于前秦,前秦遣将军王鉴、张蚝率步骑三万来助,桓温遣桓伊等人迎击王鉴、张蚝于积玉桥,大破秦兵。《宋史》记载:“金人大战积玉桥。”亦即指此地。 在古代,积玉桥也被作为全椒学宫的金水桥。每当学使驾临全椒试取秀才,凡成为秀才的,必戴花从积玉桥上,从涌金桥下,谓之走“金水桥”,然后到学宫拜老师,拜孔子牌位。 《全椒县志》记载:民国六年(1917),积玉桥重修清理桥墩时,发现散落桥石中的残字石刻,每石一字,达千余字。本地人江克让知道后,派其子江兆源与盛峻居两人,在乱石中搜寻拓印,先后共拓八十六字。 积玉桥石刻字迹结构奇古,经当时金石家李瑞清、曾熙鉴赏,评价其字古厚浑朴,有汉魏神韵,论为“萧梁人手笔,与瘗鹤铭同时”。书法家亦均公认为六朝人作品。所书内容即千字文。名桥名刻,当时就被学术界所重视,江氏将所拓八十六字装璜成册,曾由中华书局影印成《全椒县积玉桥残字》一书,供人临摹。凡得者,如获珍宝。书法家刘二刚在《书法导报》撰文《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大画家徐悲鸿为《全椒县积玉桥残字》写跋《积玉桥字》。 它们不属于楷书也不属于隶书,笔划之间饱满而圆畅,潇洒奇拙又不失法度,与六朝时期的法书意趣较为接近。这样的名品在历代著录中甚是稀见。 可惜,这批视为书法艺术珍品的近千块石刻,民国年间修桥时,被填入积玉桥桥基之下。何时能重见天日,只好有待后人修桥时查找了。 后记:襄河作为全椒母亲河,发源于石臼山,最终汇入滁河,全长74公里,其中有50余公里位于全椒境内。襄河穿城而过,河上至今保存有六座古桥,分别是涌金桥、宝林桥、红栏桥、白汪桥、拖板桥、积玉桥。这些古桥又被统一称为襄河古桥,纳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0 阅读:0
评论列表
  • 2024-09-08 17:09

    桥上的石板经过漫长岁月,真的很滑

  • 2024-09-08 15:53

    高德地图查不到

  • 2024-09-08 15:11

    这桥终于有古桥的味道了!也是目前看到您发帖襄河古桥中最值得看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