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年,朱棣承诺宁王朱权:“咱哥俩共同对付朱允炆那小兔崽子,事成之后你我平分

八点聊史 2024-09-07 11:05:45

1399年,朱棣承诺宁王朱权:“咱哥俩共同对付朱允炆那小兔崽子,事成之后你我平分天下!”可等朱棣登基称帝后,却忘恩负义道:“老弟你还是乖乖当你的宁王吧,不过要记住,你已不是从前的宁王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解决功臣尾大不掉的局面,试图以分封藩王的方式牵制那些权臣,进而把军权和君权牢牢抓在手中。同时,朱元璋在设藩时对藩王们潜在的危害也采取了严厉的“预防措施”,简单来说就是:不列土,不领民。“不列土”指的是藩王没有自己的土地;“不领民”指的是藩王不能直接管理百姓,他所管理的只有他的王府。藩王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王府卫队,人数不能超过15000人。15000人和朝廷的百万正规军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同时,藩王所在的地方政府的军政官员不许和藩王有来往。这样一来,藩王没有行政权,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军权,所以他们没有实力造反。可是,万事都有例外,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就是例外的代表人物。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1370年被封为燕王。1380年,20岁的朱棣就藩北京,从此带着他的卫队在长城以北冲锋陷阵。他两次以北伐军总司令的身份带领卫队和朝廷主力出击蒙古人,在军界和燕藩政界威望大振。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1392年到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就藩,是为宁王。由于此地是北元残余势力最活跃的地区,所以朱权的责任重大。在和蒙古人无数次交手中,朱权的实力野蛮成长。朱元璋去世时,他的卫队已逼近70000人,强悍善战,是蒙古人最惧怕的对手。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在几个亲信大臣的怂恿和支持下削藩,朱棣被迫发动“靖难之役”。朱棣当时只有三万人,三万人和朝廷的百万正规军抗衡,简直是以卵击石。所以,朱棣决定以机动力量快速向南推进,如遇朱允炆的反攻,就迅速退至朱权的地盘——大宁。当时朱权对朱允炆不念亲情的削藩也极为反感,但却从未想过要反。他对四哥朱棣的“靖难”举动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所以当朱棣来到大宁地盘的时候,他要求朱棣:可带少量卫士进城。朱棣远远看见十七弟,三步并作两步就跑了过去,拉起朱权的手就哭诉:“我实在是迫不得已,总不能看着老爹打下的江山落到别人手上吧。可是皇上却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居然派大军要置我于死地,我实在不忍心骨肉相残,所以希望老弟你能从中斡旋,化干戈为玉帛。我从此做个草民也心甘情愿。”朱权一时不知该不该相信朱棣。朱棣害怕夜长梦多,就密令一部分士兵化装成普通百姓混进大宁城,在宁王府附近埋伏下来,然后继续演戏说:“其实要你做中间人也不妥,因为你也是被削对象。我还是亲自去见他,到时候杀剐存留也认了!”朱权一听这话,终于相信了朱棣,其实他才真是不想看到骨肉相残的人。但他不能把朱棣留在大宁。朱棣说得没错,他现在还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么还有闲心保全朱棣呢?为尽手足之情,朱权毫无戒备,居然只带了几百卫士要送朱棣出城,本想出城就返回,可碍于情面,居然又顺从地被朱棣拉着多走了一段路。走出很远,朱棣回头望了一眼,确信大宁城守军即使反应迅速,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后,立刻大吼一声,早已埋伏在路边的部队一涌而出,把朱权的卫队武装就地解除。朱权被四哥这一举动惊得口瞪目呆,但他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就明白了,但为时已晚,大宁城上已经插上了一面“燕”字大旗,宁王府里的家眷也都被燕王俘虏了。朱权不禁长叹一声:“四哥,你好卑鄙!”朱棣却一本正经地说:“咱们是兄弟,我不忍杀你的家眷,我们可以做个交易,咱俩共同对付朱允炆那小兔崽子,事成之后,你我二人平分天下如何?”此刻朱权根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和朱棣共进退。于是,之后的事情就是,兄弟俩合兵挥军南下靖难,并最终取得胜利。但是,当朱棣登基称帝后,朱权望眼欲穿地等待朱棣兑现承诺时,却很快发现,朱棣竟然是个忘恩负义之人。朱权不再奢望与朱棣平分天下,退而希望能有个山清水秀之地养老。这次朱棣倒是痛快:“有四个地方任你选!”这四个地方是:福建建宁、四川重庆、湖北江陵、江西南昌。朱权学识渊博,对大明帝国的地理非常清楚。福建建宁在当时是荒山野岭;四川重庆是山城,交通不便;湖北江陵气候潮湿多雨,相较而言,只有江西南昌还算适宜人居住。朱权只能去江西南昌度过余生了。按朱棣的意思,当初你不主动帮我,反而要我大费周章,我能让你做个藩王已是仁至义尽了,王号还可以叫宁王,不过你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宁王了。朱权到南昌后,每天都将自己沉浸在种花养鸟、读书写字的悠闲生活中。朱棣对朱权的监控渐渐放松,最后朱权得以善终。宿命论认为:人的命天注定!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的人生结局。朱权的人生就是被朱棣欺骗,在“宁王”的位置上终老至死。说实话,朱权是有怨气的,只不过他不敢发作而已!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