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之败(336):有关孙元良突围的三件怪异事

二哥雨二 2024-11-16 16:02:50

孙元良单独突围还没有开始行动,第16兵团内部便传出一些令人觉得有趣的事件来,我们就让他们慢走一时,说一下有关孙元良单独突围的“怪事”。

12月6日一大早,邱清泉便到了第16兵团所在地黄庄,其实是兴师问罪而来,他要责问孙元良,为什么让那个令人讨厌的总部特务团从两个兵团间撤退,造成了各部混乱不堪,阵地不守,还相互间打了起来,若不是怕杜长官追究责任,早就把这事给报上去了。其实,孙元良和他一样,怎么敢上报第47军和总部特务团打了一夜,帮助解放军把特务团给击溃、歼灭了。这事,不仅现在不能说,就是将来也不能说,那可是要在军史上留下一个不小的污点的,刘老总会大大地“表扬”一番,双方作战之勇猛的。

可当邱清泉到了孙元良住处时,立时火气便跑到爪哇国去了。因为自己相信的那位大仙级人物,第16兵团的监察官,正在给孙元良批讲着:“此地为绝地啊,孙司令官,尹某此前早就判定,黄焕然必败坏于桥,因其原名叫黄新,字焕然,取焕然一新之意也。‘新’者,‘立木刀’也,‘立木’为桥为梁,偏偏又竖下一把刀,斩断桥梁,他不败于桥上,还能如何?不要说他在运河上不架浮桥,即便是架了,那也是给人家共军架设的,会败得更快些。此后,我又断言,黄百韬不会死在碾庄圩的,他必死于前、后黄滩,结果如何?前也瘫,后也瘫,他黄焕然哪儿还有活路啊。”

邱清泉没有打扰他,孙元良已经示意邱清泉坐下,要听听这位尹大师的“天机”,尹晶天同样看到了邱清泉,只是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敢再和司令官打一个赌,黄悟我,半月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平原起双堆,可不是什么靠山,坟墓尔。两座坟墓之间,岂能容他生存,非鬼即魅也。”

邱清泉向来快人快语,焦急地问了一句:“尹监察官,黄维,败于何处,他会死吗?”

尹晶天一听,冷冷一笑,说道:“二位司令官,今日之言,且勿外传,仅天、地、鬼、仙,与我等三人知之。害黄悟我者,老先生也。”

孙元良一愣,说道:“尹监察官,此言谬也。黄维,常说老先生对他有知遇之恩,让他主政如此一个超大兵团,怎么能说老先生害他呢?”

尹晶天笑问:“黄维原来的字,是什么?”

孙元良回答说:“悟我吗,这个何人不知,我们可是黄埔同期同学,花名册上写的,就是‘黄维,字悟我’。”

尹晶天故作玄虚地笑了,说道:“这就对了,但老先生给他改为‘培我’,‘立土于口’之上,口者,气息也,亦为一坟墓尔,三坟同在,或战死,或反其道而行,破解之。然,主宰其命运的,还有其原来的字,‘悟我’,‘一心伴二我,一口食二禄,一臣伴二君’,黄维,必被俘,然无生命之忧尔,最终,还是要食共产党之俸禄的。”

邱清泉、孙元良听了,心内暗自佩服,尹晶天所言,或许就是黄维的最终归宿,让他向共产党投降,那是不可能的事,让他坚持打下去,那只有死路一条,不战死即被俘。

邱清泉向来迷信,当初,也是这位尹监察官在柳河对他说,十日之内,第2兵团必从商丘移师黄口,正在半信半疑之时,刘峙的命令便到了,让他移师黄口。后来,还曾经多次指点过他,大多得以验证。今天又听尹晶天如此说黄百韬、黄维之事,忍不住问道:“以时下局势,我们当如何办?”

尹晶天笑了,说了声:“邱司令官,尹某求你,写上一字,看看如何?”

邱清泉想了想,便取出孙元良桌案上的一支铅笔,写了个大大的笑字。尹晶天看了又看,深思良久,才说道:“竹下之夭,匿而逃之,否则,有生命之忧尔。”说完,又故作玄虚地背起唐诗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啊,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则生,不动则亡啊。”

当然,这只是演绎故事,笔者姑妄言之,诸位姑妄听之。

再说第二件事,是第16兵团第三处处长魏煜焜回忆文章说的。说孙元良在第125师师部,“当面指示兵团部突围时,由该师掩护,同时命令通讯营把所有电话线截断,电台也停止收发报,特别嘱咐指挥部发来的电报一概不收,目的是唯恐杜聿明变卦,下令不再突围。这充分证明了国民党军内部的互相钩心斗角,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对于这段文字,是孤证,也只有这位魏处长的回忆文章里说了,第16兵团其他将领,都没说这事。而且杜聿明本人的回忆录说得最清楚,他们最终改变主意之时,第16兵团已经开始行动了,再打电话,已经晚了。故此,笔者认为,这是一段“浓彩重抹”的文字,因此不予采纳,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故事里。笔者再恶狠狠地说上一句,他说的最后那句话,就送给这位魏处长自己吧。

最后一件事,陈玲和熊顺义都提及了,虽然角度不一样,他们说:

“军长汪匣锋、参谋长李传霖来见孙元良时稍迟些,孙对汪说:‘今晚突围事情要预先做好准备,第一二七师守备的那个村庄最重要,今晚我们要从那里突围。’汪说那个村太突出,守备的部队因伤亡大,昨夜已放弃了。孙元良就大发雷霆,与汪匣锋吵起来了。这表明当时指挥者的心情惶恐不安。我从中劝阻并建议在第一二七师与邱兵团部队之间警戒线突围。”

此事为真。孙元良之所以对老资格的军长汪匣锋发火,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理想中的突破口,就是第47军127师占领的那个位置突出的村庄,因为它太突出,也就是解放军包围圈最“薄”的地方。最后,第16兵团不得不改变突破口,转到第127师和第2兵团之间,也为他们突围悲剧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啊。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