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一俄国科学家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不洗手就开始吃饭,结果他发现,自己吃的牛排和沙拉里,有种奇怪的甜味,正是这个意外发现,让他有了一个在今天非常流行的发明。 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甜,其实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化学革命。你可能想不到,那些让饮料、零食充满诱惑的甜味剂,最初的发现竟是如此偶然,甚至有些滑稽。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处可见的糖,在战争时期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战略物资,一斤黄金都换不来一斤糖。 十九世纪末,化学合成技术方兴未艾,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捣鼓着瓶瓶罐罐,试图解开物质世界的奥秘。就在这时,一种奇妙的甜味意外地降临了。 1879年,美国某大学的实验室里,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正埋首于一项研究中。忙碌了一天的他,带着一身的化学试剂味匆匆赶回家中。 晚餐时,他突然发现,今天的牛排和沙拉都带着一股奇怪的甜味,询问妻子后,得知并没有在菜里放糖,难道是……他下意识地舔了舔手指,顿时恍然大悟:这甜味来自实验室。 兴奋的法利德别尔格立刻回到实验室,经过反复实验,终于锁定了这种神奇的物质——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也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糖精”。 法利德别尔格的发现并非个例,几十年后,甜蜜素的登场,再次证明了“意外”在科学发现中的神奇力量。 1937年,伊利诺伊大学的博士生斯维达正在实验室搞研究,这位老兄有个不太好的习惯——边抽烟边做实验。 一次,斯维达习惯性地舔了舔手指准备点烟,突然感到一阵甜味。经过一番排查,他发现甜味来自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也就是后来的“甜蜜素”。 糖精的出现,最初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廉价的甜味替代品,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糖精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战争期间,由于物资紧缺,糖成了重要的战略物资。糖不仅能迅速补充士兵体力,还可以用于食物防腐,成了前线不可或缺的“硬通货”。 糖精的出现,正好缓解了战时糖供应不足的问题,它体积小、重量轻、易于保存,而且甜度极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士兵对甜食的需求。一时间,糖精从实验室走上了战场,成了士兵们口袋里的“宝贝”。 二战结束后,糖精、甜蜜素等人工甜味剂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并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工甜味剂在带来便利和美味的同时,也隐藏着健康风险。 近年来,关于人工甜味剂安全性的争议不断,长期过度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的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人工甜味剂的负面影响。家长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避免含有过多人工甜味剂的产品。 从实验室里的意外发现,到战争中的“硬通货”,再到现代生活的常见配料,人工甜味剂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这场“舌尖上的化学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深刻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但面对美味与健康的双重考验,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人工甜味剂,在享受甜味的同时,也要关注其潜在的健康风险,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信息来源:《好几种人工甜味剂就是化学家意外“尝”出来的》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