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货币政策取向、利率下调空间,央行重磅发声

央广网 2024-09-05 18:18:09

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 冯方)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央行有关负责人就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降准降息政策空间、央行买卖国债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回答。

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

着眼于总量、利率和结构

央行副行长陆磊介绍,今年以来,央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特别是强化逆周期调节,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实施方面,总量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年初一次性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并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0.25个百分点,着力支持宏观经济开好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央行迅速落实各项改革部署,完善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明示并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以此带动1年期、5年期以上LPR各下降0.1个百分点,支持挖掘有效需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同时,还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保持银行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政策实施效果方面,针对科技金融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出力度较大的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组合,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12个受灾严重地区的防汛抗洪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帮助经营主体恢复生产经营。

同时,着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数据上看,金融总量增速仍保持在合理区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5%,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4%,同比分别下降22个和68个基点。贷款结构持续优化,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均高于8.7%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

在政策取向方面,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要着眼于总量、利率和结构。在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银行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在利率上,发挥好近期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的带动作用,以此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在结构上,加大已有工具的实施力度,推动新设立工具落地生效,主要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仍有空间

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面临一定约束

谈及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的空间和必要性,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

“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供给长期流动性的一项工具,与之相比,7天期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是对应中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工具,今年央行又增加了国债买卖工具。综合运用这些工具,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邹澜说道。

他指出,在利率方面,央行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累计下降了0.1个和0.35个百分点,带动了平均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同时,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央行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根据经济恢复情况、目标实现情况和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具体问题,合理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买卖国债主要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

8月全月买短卖长、净买入国债1000亿元

此外,邹澜对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买卖国债一事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央行买卖国债主要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既可买入也可卖出,并通过与其他工具灵活搭配,提升短中长期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邹澜还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央行将如何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首先,要考虑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央行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多将其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同时结合形势变化,研究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让货币统计更符合实际情况。

其次,要改革利率调控机制。目前,央行已经明确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主要的政策利率,淡化了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将7天期逆回购由原先的利率招标,改为了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充分满足了一级交易商的投标需求,利率不再是中标结果,而是中央银行根据实施货币政策等需要确定的,数量不再是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的手段,而是一级交易商根据政策利率和市场判断共同决定的,这有利于提升机构管理流动性的主动性。

未来,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要适当收窄利率走廊设置的宽度,更好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同时,在利率传导上,着重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质量,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促进市场利率由短及长顺畅传导。为避免影响政策利率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传导,每月中期借贷便利的操作时间原则上都将安排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发布后,价格由投标机构投标情况来确定。

此外,要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要求,在与财政部门加强协同、不断优化国债发行和交易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央行自今年8月起已经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并在月末发布了首个“国债买卖业务公告”。8月全月买短卖长、净买入国债1000亿元。同时,央行也将结合宏观形势和政策调控需要,创新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提升货币政策效率。

最后,还要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传导实际上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从央行到金融市场的传导,通过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强金融机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另一个是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需要着力打通传导堵点,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的协同,促进供求平衡,支持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领域,提升对消费、投资等实体经济变量的传导效果,增强金融服务着力点。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