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赵欣雨)茶寨仙居、仡佬乡愁,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神仙庙村,值得您来打卡。
神仙庙村位于石阡县龙塘镇,紧邻G354国道,交通方便、景色秀丽。这里不仅有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高标准农田等现代田园风光,更有红军屋、红军坟等红色文化遗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仙庙村,一起去回顾红军长征先遣队夜宿神仙庙的那段历史、感悟革命先烈的初心使命与家国情怀,同时聆听新时代、新征程上基层干群奏响的乡村发展最强音。
1934年10月16日,红六军团从朱家坝南撤转移,一支红军连队在关口大田遭到国民党湘军、黔军及地方民团的狙击,队伍失散后,他们来到了神仙庙村肖家巷进行休整,当时,由于国民党军的反面宣传,再加上老百姓对红军队伍一无所知,致使村民们听说红军来了,纷纷关门闭户、外出躲藏。
红军战士进村后,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处处遵守群众纪律,坚决不乱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当群众看到这支红军队伍公私分明、纪律严明、态度友善、买卖公平,一点也不像传闻中那样凶神恶煞,便大胆接近红军。红军也借此机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革命思想,宣传红军队伍的性质和任务。村民们了解了红军和旧军队纪律的截然不同,由此认定红军是穷苦人自己的队伍,是值得亲近和信赖的人民子弟兵,大家的心便紧紧连在了一起。
据说,当时肖家巷所有老百姓家的屋子都住满了休整的红军。其中有几名红军住在村民肖国权家,肖国权的婆和二婆特意拿出家里的一斗二升米煮了稀饭让红军吃,还煨了罐罐茶给红军喝以消除疲劳,并用茶叶熬汤为伤员清洗伤口。短短的时间内,村民对红军的态度发生了极大改变,从闭户不敢出门到欢迎红军入户、并煮饭、烧水、送物资。在神仙庙村,红军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与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不少本村的青年也因此深受鼓舞和感染,积极参加红军,投身于革命的洪流。
薪火相传、赓续前行。如今的神仙庙村,干净整洁、房屋错落、稻田青青。高标准农田里种满了庄稼,即将丰收的大地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在这一片生机盎然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干部的不懈努力与担当作为。水渠是灌溉的重要渠道,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神仙庙村高标准农田作为稻油轮作的示范点,必须要保证水源充足,才能进行水稻栽种。村里能用于灌溉的水渠是黄蜡岩沟渠,全长约16公里,其水源点位于龙塘镇毗邻的龙井乡,但由于长期无人管理、雨水冲刷、淤泥堆积等因素,导致沟渠填塞,杂草丛生,水渠已弃用多年。
为了重新利用这条沟渠,引水灌田,龙塘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次走访调研,高效统筹,充分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络,并发挥“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的铁三角作用,安排由党政班子成员,全体村干部、驻村干部、专班成员等带头,积极动员党员群众、联户长、护林员等投入一线开展清淤引水工作,大家齐心协力、默契配合,利用铁锹、锄头、镰刀、锤子等农具,“拉网式”清理沟渠内的杂草、淤泥、碎石等杂物,并对沟渠交接不连通处,进行破除处理。一铲又一铲的淤泥,一锄又一锄的杂物,一米又一米地推进。在干群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清除杂物、打通阻碍的工作,黄蜡岩沟渠沿线响彻着欢畅的水流声。
一泓清泉,顺渠而下,灌溉良田,保障民生。回顾历史,90年前红军在神仙庙村不仅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更带给了大家宝贵的精神力量。红色基因代代传、赓续血脉谱新篇。在今天的神仙庙村,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党员干部正擦亮红色品牌,全力为高质量发展躬身实践、担当作为,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集体和个人力量。
一审:肖咏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