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经520:礼份子,打不过就加入

开源节流风入竹 2024-09-03 16:03:13
我生长在小镇,人情经济社会,随礼成风。婚丧嫁娶孕,高考当兵大寿,大事小情都要随礼,我父母工资都是几千,生活用只花几百,剩下的全是随礼,到高考等扎堆办事的月份,几千元是不够给人情的。 我十八岁考大学,出来就业都没回小镇,所以不太通这些人情事故。我结婚时父母收到的钱放母亲那,等别家遇到事时让她帮我还。我自己的小家这边也是爱人管他家他朋友。我朋友同学在当地很少,就随大流,过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很少有礼份。后来去到的单位同事之间,大家约定俗成,给的只是酒席的价钱。 直到两年前,爱人去世,当时浑浑噩噩,所有人一起给礼份,我抵抗不住这浪潮,拿着后把人名和金额记载下来,当人情基金,遇事慢慢还,老家小镇的还是归妈妈管着。 孩子今年高考,大家又开始给,本地的我解释清楚,一概没收,但老家的妈妈说不收也没用,大家还是硬给,说不收就是不想来往。说实在的,好多亲戚我几年都见不着一次,没办法收下了,还是妈妈帮收着,遇事再还回去。 可笑的是,好多都是亲戚、甚至是我妈妈走动得频繁的朋友给她的,因为是她外孙上大学,可见当地礼份多重,我老姨这样的近亲,竟然给出两个月退休金。 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有的人觉得可以靠它收到很多钱,有些人觉得这是感情的表达,有些人借机送礼,我不觉得是多好的事,告诉孩子这一律当成债,连着爱人亲戚家的,单独放人情基金里,一笔笔记着,日后一笔笔还。 我妈完全生长在这个环境里,但她每年都去海南过冬,觉得清净极了,慢慢也在赞同我,但老家关系盘根错节,她没法成为我。
0 阅读:0
评论列表
  • 2024-09-03 18:55

    我昨天晚上才送了3000出去,送之前还各种咨询周围懂交际的朋友还好考虑收礼人的承受能力。送少了人家都瞧不上懒得收,送多了又怕人家在背后嘀咕打肿脸充胖子拿钱砸她。单独送红包还要推辞一道,又跑了好几个商场买了个小礼物一起打包门都没进就在门口把东西给了就走了。中国的人情世故是门学问,一般人都学不来六七分,学精了的人精凭这都可以在单位混的风生水起

  • 2024-09-03 18:38

    我也很烦这一套,有的人甚至结婚买的新房都要另外再请一次,明显把这当作敛财的手段了。生病去看看是应当的,雪中送炭才体现情意。现在已经演变到出去玩了回来还得给同事带伴手礼,因为大家都带了,收了伴手礼就得还人家的,真是心累

  • 2024-09-03 17:52

    我也很烦这一套,给出的也都是收不回来的,现在别人给我我都不收,我就想着别人有事就不会给我说了,但是但是,压根不顶用,就真的感觉在敛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