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内蒙一牧民携金色铁牌求鉴,经权威机构鉴定为古代金牌,需上缴。牧民称择

喷火龙说史 2024-09-03 11:05:56

1991年,内蒙一牧民携金色铁牌求鉴,经权威机构鉴定为古代金牌,需上缴。牧民称择日上缴,然而次日专家上门取物时,竟见牧民妻子左右腕各戴金手镯,份量惊人,专家血压骤升。 捡到的东西算自己的吗?   高斌是内蒙古的一位普通牧民,生活平淡而充实。闲暇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家附近的湖边垂钓。那一日,骄阳似火,他却兴致盎然地出门钓鱼去了。   安静的湖面上,钓线随着水波轻轻起伏。高斌悠闲地坐在岸边,期待着鱼儿上钩的一刻。   突然,湖面上泛起一道耀眼的金光,晃得他睁不开眼。高斌心中一动,这光芒太不寻常了。   他凑近湖边仔细查看,只见水草中隐约有个金灿灿的物件。高斌的心怦怦直跳,连忙伸手去捞。   当他把那沉甸甸的"宝贝"拿到手中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这分明是一块古色古香的金牌!   古朴的金色表面上刻着一些高斌从未见过的文字,还有精美而威武的鸟兽纹饰。   虽然不识其意,但凭直觉高斌断定这一定是件稀世之宝。他顾不得再钓鱼,急匆匆收拾好工具就往家赶。   回到家中,高斌兴冲冲地把金牌拿给妻子看。两人仔细端详,惊叹不已。   "这要是真金做得,那可发了!"妻子乐得合不拢嘴。   为一探究竟,夫妻俩用尽各种"土办法"鉴别真伪,甚至用牙咬、用刀划,都没能在金牌上留下痕迹。二人更加坚信这是块货真价实的金牌。   但毕竟不是内行,高斌决定找专家鉴定一下。带着金牌,他来到当地文物鉴定机构。专家们戴上手套,用放大镜反复查看金牌的细节,又翻阅古籍资料。   良久,一位姓李的专家喜形于色:"高先生,恭喜你!这应该是一块辽代金牌,价值连城啊!"   众人又是惊喜又是敬畏,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这件历经千年风霜的宝物。专家解释说,金牌上的文字是契丹文,辽代时北方契丹族所用。   这牌子制作考究,纹饰精美,应该有非同寻常的用途,很可能是古代将领的重要信物。如此珍贵的历史遗存,理应尽快捐献给国家收藏。   听到需要上交,高斌愣住了。如果真如专家所言,这金牌该值多少钱啊!   可专家并未提及任何经济补偿,只是一个劲儿鼓励他为国家事业做贡献。高斌哪里肯轻易割爱,连忙找借口搪塞,称要回去与家人商量。   离开鉴定机构,高斌的心乱如麻。这块来之不易的"宝贝",说什么也不能便宜了别人。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妙计"——把金牌熔了,铸成首饰,这样就没人知道它的来历了。   于是,高斌偷偷找来信得过的金匠,把金牌熔成金水,精心铸就了一对儿质地上乘的金手镯。   当璀璨夺目的手镯戴到妻子白皙的腕上时,高斌满意地笑了。这下子,捡来的宝贝算是坐实到自己家里了。   几天后,当专家们一脸兴奋地登门造访,准备"收编"国家宝藏时,却被高斌的"惊喜"震惊了。只见他得意洋洋地举起妻子的手腕,两只金灿灿的手镯晃得众人眼花缭乱。   "这就是那块金牌!你们看,现在它'改头换面'了,就在我媳妇儿手上戴着呢!还要上交吗?"高斌甚为自豪。   专家们傻了眼,继而如五雷轰顶,又气又急:"这是何等珍贵的历史文物啊!你怎能说熔就熔?简直是暴殄天物!"   可事已至此,木已成舟。这个惊天"案情"在高斌的"得意"和专家的"扼腕"中画上了句号。   最令人唏嘘的是,历史学家本可以从金牌的细节中探寻出更多的往事,一窥古老神秘的契丹文明,但现在这扇通往历史的大门已经永远关闭了。   一件价值连城的辽代文物,本可以成为国之瑰宝,然而却因一个普通人的一念之差而灰飞烟灭。   古人云:"富贵与我如浮云",大抵说的就是这种事吧。   在此事中,我们固然要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但面对关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树立起责任意识,像呵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守护。   文物承载着祖先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的精神印记,将文物捐献给国家,不仅能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更能使之在专业人士手中得到妥善地保管和研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增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我们才能真正唤醒尘封的历史,让古老文明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参考来源:冯继钦,孟古托力,黄凤岐著. 契丹族文化史[M]. 1994

2 阅读:2671
评论列表
  • 2024-09-03 11:32

    支持牧民。

  • 无名 22
    2024-09-03 11:39

    砖家极少有好人[静静吃瓜]

  • 2024-09-03 11:38

    融了就对了,要不就变成专家的收藏品了

  • 2024-09-04 12:42

    不熔就是500块+个证书,自作孽活该

  • 2024-09-05 14:23

    熔得好[哭笑不得]

  • 2024-09-05 08:51

    上面的字不认识啊

  • 2024-09-04 14:15

    熔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