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东西?”1989年,湖南一位老人在临终前交代自己的儿子,称家中的谱中有一样东西,让他交给中央! 2005年,一张从湖南小山村带到中央的借条,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借条泛黄破旧,却因为落款人“贺龙”二字,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议论纷纷,这真的是贺龙元帅的亲笔? 一张来自几十年前的借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周炎光,湖南一位普通的农民。 家境贫寒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与开国元帅贺龙扯上关系。 这一切,都源于他那已故的父亲——周连池。 周家解放前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周连池也因此在解放后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受尽委屈。 直到1989年,弥留之际的周连池才向儿子吐露了一个秘密:谱里藏着一个东西,可以证明他为革命做过贡献,将来或许能帮到家里。 周炎光听后便开始在家中寻找,但由于当时父亲已经病重吐字不轻,所以他将父亲说的话听成了“土中”。 多年来,周炎光一直在家中翻找,却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2003年,他在翻看族谱时,一张夹在封皮里的泛黄纸条赫然映入眼帘——那是一张借条。 借款时间是1945年3月,落款人除了贺龙,还有一个叫陈菊生的名字。 真相一层层揭开,原来,1945年,一支部队路过湖南,在周家借宿,周连池出于爱国热情,主动拿出家中物资支援部队。 部队临走时,留下这张借条作为凭证,承诺解放后归还。 这张迟到了几十年的借条,终于重见天日,却也带来了新的疑问:借条是真是假? 时隔多年,又该如何验证? 周炎光和邻居吴佑元开始四处走访调查。 村里的老人们大多还记得当年部队驻扎的场景,虽然对于借条的事不太清楚,但这段尘封的历史,因为一张借条,再次被唤醒。 为了进一步求证,吴佑元查阅了大量史料。 他发现,抗战时期,贺龙元帅曾派遣部队南下湖南开辟根据地,而陈菊生正是当时部队的粮草官,与借条内容完全吻合。 经过对纸张质地及墨迹的深入鉴定,结果表明该借条确实源自于解放前时期,其真实性得到了高度确认。 但要彻底解开谜团,还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证明当年贺龙部队确实在湖南活动,且由陈菊生负责后勤工作。 正当事情似乎陷入了难以破解的僵局之际,一次偶然的机遇如同一缕曙光穿透了迷雾。 吴佑元在阅读一则新闻报道时,意外地发现了“向轩”这个名字。 向轩是贺龙的外甥,曾担任贺龙的警卫员,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如果能找到他,或许就能揭开借条背后的真相。 几经周折,吴佑元终于联系上了向轩,向他讲述了借条的事情。 听完叙述后,向轩的思绪瞬间回到了那段尘封的岁月。 他的记忆清晰无误地确认了1945年贺龙部队确实穿越了湖南,且在那段艰难行军中,负责粮草供给的关键人物正是陈菊生。 向轩的这一确凿证词,如同为这张历经风雨的借条加上了权威的印鉴,完美地证明了其真实无虞。 它不仅是一段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更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的真实写照,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 借条的出现,也引发了人们对它价值的讨论。 有人根据当时的购买力进行计算,认为应该偿还5到7万元。 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这张借条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情感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其表面所代表的金钱数额,因此应被视为珍贵的文物,得到妥善的保存与传承。 面对众说纷纭,周炎光始终坚定自己的想法。 他拿出借条,并不是为了索要钱财,而是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证明他曾为革命尽过一份力,还他一个清白。 最终,周炎光决定将借条无偿捐赠给国家。 如今,这张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借条,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向世人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一张借条,串联起一段段尘封的历史,也让我们看到,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无数像周连池这样的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奉献,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人民网2015-01-15《湖南发现1945年八路军借条 盖有贺龙印章(图)》)
致敬爱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