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北京一退休教师出100元请93岁的齐白石帮自己画一幅寿桃。付款时,他

成天聊育儿 2024-09-02 14:44:16

1956年,北京一退休教师出100元请93岁的齐白石帮自己画一幅寿桃。付款时,他又跟齐白石讨了一张收据。没想到,50年后,这张收据竟卖到了180万的高价! 1956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刚刚拉开,国家正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迈向崭新的生活篇章。这一年,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既紧迫又满怀憧憬的氛围之中。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一位名叫李国强的教师,因父亲八十寿辰将至,踏上了寻觅特别贺礼的旅程。 李国强,虽为一介平凡教师,但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歇。其父,乃一位地道的农民,一生未曾远离乡土,却对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怀有难以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份情感,并非源于物质的充裕,而是源自灵魂深处对美的无尽向往。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亲眼目睹乃至拥有名家画作,实属难得之至。 漫步在北京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巷,岁月的痕迹悄然显现于每一砖一瓦之间。李国强手捧一本历经沧桑的齐白石作品集,这是他多年来的宝贵收藏。画册中的每一幅画作,都如同时间的信使,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见证着时代的更迭。 而穿插其中的,是他亲手临摹的几幅作品,虽技艺未臻化境,但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敬仰之情,却透过纸背,跃然眼前。在那个冰冷冬夜,月光轻柔地铺满屋内,李国强手捧画册,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他忆起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父亲,一生对艺术满怀热爱,却遗憾未能亲眼目睹大师之作。一个念头悄然升起:若能求得齐白石老先生的墨宝赠予父亲,该是何等宝贵的馈赠! 次日晨光初照,李国强怀揣着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齐白石居所的征途。他深知大师年迈,外界委托鲜少应允,但仍怀抱希望,决定一试。数日来,他屡遭大师助手婉拒,然而这份坚持并未因受挫而动摇,他坚信真心能融化任何隔阂。 幸运终于眷顾,一日偶遇齐白石老先生外出散步。李国强鼓足勇气,上前表达了心中所愿。齐白石被这份深沉的孝心深深触动,破例决定为李父挥毫泼墨。李国强心中满是感激,详尽地向大师描绘了父亲的一生及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在细听李国强叙述后,齐白石决定为其父绘制一幅寓意长寿与吉祥的《寿桃图》。他精心准备画材,于宣纸之上挥洒自如。不多时,三颗生动逼真的寿桃便跃然于纸上。画作完美呈现后,李国强满怀感激地支付了百元,并恳请大师题写收据以作纪念。齐白石爽快应允,收据上清晰记载:“为李国强之父绘寿桃图一幅,收资百元整。” 李国强将这幅珍贵的画作带回,悬挂在父亲居室之中。画中寿桃成了父亲眼中的常客,每次凝视都满溢着欣慰与幸福。此画不仅是艺术之美的展现,更是儿子孝心之深的象征。岁月流转,李父虽已离世,但这幅画与收据却成了李家世代相传的珍宝。 时光荏苒,数十载匆匆而过。至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这幅《寿桃图》及其收据共同现身一场拍卖会。 出人意料的是,这幅作品最终以惊人的180万元高价成交,不仅彰显了齐白石艺术作品的非凡价值,也深刻体现了这份跨越半世纪情感的永恒与珍贵。这幅画作的价值超越了金钱的衡量,它深深蕴含了艺术的精髓,更寄托了亲情与传承的深厚情感。 人们常说,艺术是沟通古今的纽带,这幅画及其收据正是如此,它们不仅彰显了某人的孝心,还融入了历史的长河,启示我们要珍视那些平凡中蕴藏不凡意义的瞬间。

0 阅读:934
评论列表
  • 2024-09-03 12:59

    来个懂艺术的说说,寿桃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