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影视剧里古人吃饭动不动拿出一锭银子来不同,其实在中国古代很长时间里,流通的货币是铜钱,白银只是作为一种价值高的贵金属,在大宗交易时才出现。其计价方式也是按照重量、成色和当时的市价换算成铜钱。
直到明朝中期,大量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白银才逐步成为一种流通货币。不过大概是因为传统习惯的原因,白银成为流通货币以后,并不像西方那样变成银币,依然是以重量为单位计价,而且没有统一的发行机构,允许银铺、钱庄甚至是私人自行熔铸银锭。
也正因为如此,明清两代流通的白银不仅形状不一,除了常见的元宝之外,还有条形、饼形等等,连成色也因为各地规定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说在清代,官府所铸的库平银的标准各省之间就有差异,甚至一省之中,就有藩库平、道库平、盐库平等多个标准。至于钱庄、银铺、个人铸造的银锭,那成色就更不好说了。所以银锭使用时要称重、检查成色,然后进行换算,才能知道它的真正价值,非常麻烦。
早在明朝后期,就有银元通过海外贸易逐步流入中国。而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加强,进入中国的银元更是与日俱增。由于银元在重量、成色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在使用时计量起来很方便,因此极受欢迎。
早期流入中国的鹰洋
有鉴于此,在晚清的时候很多有识之士就提出自己铸造银元,以方便商民使用。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广东首开风气铸造银元,此后各省纷纷效法发行。不过由于保守派的反对,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正式公布了《币制则例》,正式确立了银元的地位,并规定每枚银元重库平七钱二分。
而在1914年,北洋政府又颁布了《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并铸造了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也就是后来俗称的袁大头)。此后使用方便的银元迅速占据市场,广泛流通。
袁大头
难以取消的银两制然而和很多人印象里从此中国流通的都是银元不同,北洋政府并没有完全废止白银的流通,银两、银元两者还是并行流通。以至于出现了实际使用时以银元居多,然而记账还是以银两为准的诡异景象。比如说1924年吴佩孚给手下嫡系的第三师发军饷时,虽然领的是银圆,可是账簿上登记的,却是支取白银十四万两。
银两、银元并行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宗贸易时要进行折算,非常复杂,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可以说百害而无一利,可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钱庄
由于当时旧式的钱庄在金融市场上海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的传统业务是银钱兑换,后来改为银两和银元兑换为主。通过银两和银元兑换业务,钱庄可以获取佣金收益。而且银两制的存在导致新开办银行进行票据结算时,也不得不通过钱业公会汇划总会进行,为此银行只能在钱庄里开户存款,钱庄可以得到大量的资金。
一旦银两制被废除,钱庄的业务会缩小,利润大为降低,而且很可能失去对金融市场的掌控力。这就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钱业人士都反对废除银两制。相对来说,如果废除了银两制,银行业的交易成本和结算成本会大为降低,自然是极力赞成。
所以是否废除银两制,实际上成了钱庄和银行之间的较量。由于早期国内金融业较为落后,传统钱庄依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加上此时军阀混战不休,北洋政府始终没有精力整顿币制,因此虽然银行工会多次提议废两改元,却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任何进展,直到1933年3月10日才正式废用银两,改用银元,此时距离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之久,也算是好事多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