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水往事》剧照
部分当事人使用了化名
7 月下旬之际,我们曾与诸位谈及“超雄综合征”于社交媒体上掀起的持续舆情风暴。
历经数月,原本用以指代基因疾病的“超雄”一词,已然逾越医学范畴,化作一个“玩梗化”的负面形容词。
不久前热映的网剧《边水往事》中,当剧中反派、坏入骨髓的富二代毛攀登场时,弹幕除却期盼他早日下线之外,还不时会飘过“超雄”一词。在社交媒体之上,性格暴烈、蛮横无理的男性,皆会被贴上“超雄”的标签,甚至被“确诊为超雄”的未必皆是男性,那些拥有看似凶煞面容的女性,亦会遭受同样的指责;
除此之外,打工之人欲宣泄一番,亦会自我调侃为“超雄”……
在一众网友的协同努力之下,一种全新的刻板印象,就如此鲜活地应运而生。这种“刻板印象”乃是:超雄患者生来便性格狂躁,易于犯罪之人。
但早在 7 月下旬的那期节目中,我们就曾提及:网络上屡屡被人用以论证“超雄患者犯罪率高”的依据,乃是一项于 1965 年发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
该研究针对 197 名“具有危险、暴力或犯罪倾向的精神不正常男性患者”实施了染色体分析,发觉有 8 人染色体为 XYY。而在随机选取的 200 名正常男性中,未发现任何一人存在额外的 Y 染色体,由此提出 XYY 为“犯罪染色体”的假说。
此项研究其后被学界认定取样缺乏科学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节目中亦曾提到:超雄综合征又被称作:“XYY 综合征”,超雄综合征患者于正常男性一对性染色体 XY 的基础之上,多出了一条 Y 染色体。这属于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病症,在男性中的占比约达 1/1000。
也就是说,每 1000 个男性当中 ,便有一个是拥有 XYY 染色体的患者。依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1 年中国男性人口约为 7.23 亿,那么从统计学意义来讲,超雄患者或许达到 72.3 万人。而依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 年全球男性总人口为 39.97 亿,也就是说,全球或许有将近 400 万男性皆为超雄患者。
当上述刻板印象化作一种网络共识之后,真实的超雄患者的实际境遇,将会变成何种模样呢?早在 7 月 26 日,也就是四川孕妇舆论风暴正炽烈之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胎儿医学中心的副主任医师贾楠,在一篇公开发布的文章里指明:研究显示超雄患者的睾酮水平大多处于正常范畴,部分患者反社会行为发生率的增加,并非因雄性激素上扬所致;而或许是由于少数超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转变,致使其自身经济状况欠佳、社会地位偏低,进而间接致使犯罪率上升。
这番话阐释得再通俗一些,也就是说,一位超雄患者是否存在犯罪倾向,并非由基因决定,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观念的左右。而在我们当下的网络舆论环境当中,将超雄等同于犯罪基因的举措,无疑是加固了这样的文化环境。
当外界的负面评价如潮水般涌来,那些真实的超雄患者,将会怎样应对这样的环境?他们会不会把自己隐匿得更深?
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乐意讲述自身故事的患者,属于极少数。不久之前,《新周刊》的记者总算采访到了一位愿意倾诉自己故事的成年超雄患者,子超。
这个年轻的男孩,于 2023 年才确诊超雄综合征,那时他 21 岁。他怎样看待自身的疾病?
又如何应对网络上的澎湃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