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之战:为什么斯大林120万大军压境,仍没有拿下芬兰?

意智说历史 2024-10-05 02:56:15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那是1939年冬天,列宁格勒的街道上刚被大雪覆盖,一片白茫茫。斯大林正皱着眉头看着地图,心里盘算着:“芬兰那块地方,离我家门口这么近,总觉得不安全。”他拍拍桌子,决定派百万大军“拜访”一下这个北方邻居。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满怀信心的苏联大军一脚踏进了芬兰冰雪的陷阱。眼前一片迷茫,敌人的影子都看不见,却不时从雪地里钻出一支狙击枪,送来一颗“问候弹”。

苏联大军的“出师不利”

1939年11月30日,凛冽的寒风中苏联的大兵们已经整装待发,钢盔上还凝着白霜。将军们一个个拍着胸脯说:“不就芬兰吗?三两下的事儿!”

当时的苏联高层估计是觉得自己实力雄厚——毕竟人家带来了近120万大军,数千门大炮,上千辆坦克,还有空军掩护,这阵仗看着就叫一个吓人。

可惜啊,苏联人没想到,他们的对手可不是软柿子。芬兰人在边境上架起了著名的“曼纳海姆防线”。这个防线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些坑坑洼洼的工事、碉堡、铁丝网,外加密密麻麻的地雷。

苏联红军看着这“破防线”,心里都乐了:这种水平也敢叫防线?但结果证明,这些看似简陋的设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成了苏联人噩梦的开始。

那天,苏联的坦克集群浩浩荡荡地向芬兰阵地推进。可是,一进入森林地带,麻烦就来了。地雷、冰雪加上狙击手的冷枪,这对苏联坦克兵可不太友好。

坦克一踩地雷,“轰”的一声,立马卡在了雪堆里。紧接着,芬兰人的狙击手从白雪覆盖的树丛中冒出来,瞄准,扣动扳机,一颗子弹直奔苏联士兵的头盔而去,一个个苏联士兵倒下,场面突然就变得混乱起来。

苏联指挥官见状,急得直跺脚:“这帮芬兰人怎么这么难搞?”是啊,这真让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些穿着白色伪装服的“幽灵”般的敌人,竟然能让强大的苏联军队寸步难行。

要说芬兰人啊,他们打仗的方式那是真有一套。人家一看苏联人进攻,马上采取游击战术。什么是游击战术呢?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芬兰士兵穿着白色伪装服,整个人就跟雪地融为一体了,藏在山林里那叫一个天衣无缝。苏联士兵还没看清人在哪呢,敌人的子弹就“嗖”地打过来了。

苏联士兵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走路都费劲;人家芬兰士兵呢,滑雪如飞,打一枪立马撤,一点儿不拖泥带水。一个小分队能在短时间内攻击苏联一个团的后勤,打完就溜,压根不给苏联人喘息的机会。

芬兰人不仅善用地形,还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手中的装备,甚至能把一些普通的物体变成武器。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莫洛托夫鸡尾酒”—一种简单粗暴的燃烧瓶,摇身一变,成为了炸伤苏军的利器。

芬兰士兵靠着这些简易装备和地形优势,居然能在丛林战中把苏联坦克逼得无路可走。苏联的那些庞大坦克在树林里横冲直撞,还没开几公里就被烧成了火炬。你说说,这仗打得多窝火?

苏联人的“崩溃与反思”

苏联这边眼看着吃了大亏,斯大林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黑。他心里直犯嘀咕:“我们120万大军,怎么被区区芬兰这么搞?”

不得不说,苏联的统帅部这时候才开始意识到,问题大了去了。但好在他们还算是及时察觉到了之前的轻敌,还不晚,于是他们开始调整策略。

首先就是要撤换指挥人员,结果一场仗打下来换了好几任;其次,是转变作战思路;最后,是动员更多的兵力和装备,准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攻。

新的战术是什么呢?不再胡乱冲锋了,而是使用炮兵轰炸,然后用重型坦克进行掩护,一点一点地推进。

说白了,就是“不惜代价往前压”。苏联的步兵虽然士气不高,但架不住数量多,火炮弹药也不要钱似的往前扔。就这样,慢慢地,他们真的在芬兰人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芬兰这时候也扛不住了,毕竟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到了1940年3月,双方签署和平条约,战争宣告结束。

苏联终于占领了他们想要的那部分领土,但代价也不是一般的大,伤亡数十万,坦克飞机损失惨重。苏联虽然打赢了,可这一仗打得脸上无光,也让世界看清了他们的短板。

苏芬战争的教训

虽说芬兰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但在过程中打出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也是一场冷酷的教科书。

他们以弱小之军,面对数倍于己并且武器也更先进的苏军,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凭借智慧、勇气和高超的战术,将苏联军队折腾得够呛。

如果问芬兰人是怎么做到的?那就是:地利、天时、人和,再加上对对手弱点的精准打击;当然,还有必不可缺的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苏联呢,一开始确实严重轻敌,自以为军力强盛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小国,但现实给了一个大大的教训,这一仗打得他们也不敢再小看这些北方的邻居了。

这场战争不仅暴露了苏联军队的组织和战术问题,还让斯大林明白了一个道理:再强的军队,也得尊重对手,懂得合理用兵。后来到了二战,苏联人对芬兰的态度可就变了许多。

苏芬之战,是斯大林120万大军遭遇的一次“滑铁卢”。芬兰这个小国,用冰天雪地和聪明的战术告诉了世界一个道理:任何国家和人民,面对外敌的侵略都不要轻易放弃;哪怕他们很强大,真干起来,小国也有让大国吃亏的本事。

虽然这场战争距离今日已经很远了,知名度也不高;但是它所表现出的不屈的精神和灵活的战术运用,都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参考资料:

苏芬战争与芬兰对苏政策演变.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

苏芬战争:芬军演绎以弱敌强的经典战例.中新网.2012-09-1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