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50%的校本必修课程由学生开发,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蒲公英智库 2024-08-30 14:15:27

作者丨马骉

杭州市华附教育集团总校长

当学生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角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的这些情感和能力得以发现和表达的校园,一定是蓬勃的“森林”。

我们学校有三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曾获得“世界机器人锦标赛”的冠、亚、季军,在全校掀起了热烈反响。有一群初一的小迷弟和小迷妹们突发奇想,提出希望能由初二学生来指导自己学习电脑编程。初中部学生自治组织“未来情报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牵头向学校提出申请社团课程。

既然学生有需求,且具有教授的愿望和能力,又有现成的资源,学校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们开了“让学生给学生上课”的先河。

儿童是校园的绝对主角,在我看来,办学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充分成长。我们都知道,学校最主要的专业使命就是为学生的充分成长,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体系。

其中,核心课题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如何与国家课程浸合融通,由此我们形成了学校的课程图谱。

那么,能不能让学生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来?上面所提到的社团课程申请,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意,全校上下也由此达成共识——

学生可以是课程的接受者,也可以是授予者;学生是课程的参与者和得益者,也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成为课程的双重得益者,使课程价值成倍增长。

到现在,学校校本必修课程体系中,由学生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占比近一半,包括《活动乐成长》《责任助成长》《创意激成长》和《榜样导成长》等。而这些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主题,都由学生自治组织“未来情报部”相关局及学生团队完成。

指导下的自治自育是最好的充分成长方式

学生自主开发和实施课程落地后,我们发现,没有比活动课程更适合学生学习、更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了;98.9%学生表示喜欢这类课程,尤其课程还是他们自主开发的。

在课程开发方面,我们坚持四个原则——

活动课程化:将由全校学生公投表决的“年度十二大经典活动”按照“背景和分析、目标和策略、内容和资源、形式和步骤以及评价和改进”的课程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和实施。参与全员化:面向全体,所有的学生都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指导专业化:课程实施方案需要相关部门和有关教师的专业指导,确保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体验自主化: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年度十二大经典活动”

1月

“拥抱新希望”——迎新联欢活动;休业式

2月

温暖华附颁奖活动暨开学典礼

3月

“我爱西湖”环湖毅行;阅读嘉年华

4月

田径运动会

5月

“鲁班杯”创客节大型竞赛和展示周(中小学)

6月

“成长的礼物”——六一儿童节活动

7-8月

终身难忘的入学仪式

9月

自导自演的开学典礼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颁奖活动;大队委、未来情报部换届选举;入队/离队入团仪式

10月

校园吉尼斯——全员主题式运动会

11月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国际名城日活动

12月

校园狂欢节——狂欢游行

寒暑假

“好奇看世界”研学活动/博物馆推介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夏令营活动

案例:国际名城日大闯关

这是每个学生期盼整整一年的活动课程。通常而言,酝酿这个活动,学生自治组织“未来情报部”要提前几个月公开招募课程实施团队(一般以同一年级学生团队为主)。获得实施承办权的团队再根据“未来情报部”的实施要求和课程基本要素,在相关部门和专业教师指导下来设计方案。

经审核通过后,根据项目实际再分包给年级内的若干实施小组。过程中,各小组拿出的分项目方案,都会经由承办团队反复协商、打磨,形成最终实施方案,充分体现全员、自主、合作、共享的课程理念。

去年是杭州的亚运年,本次活动课程的承包者是初一导演团队。经过广泛征集,确定了活动主题及实施方案。

课程主题:“我的亚运、我们的杭州”

课程内容:为每个班自选一个亚洲名城和一个亚运会项目,通过游园活动等形式,向全体持有“国际护照”(学生创设制作的)的“游客”介绍每个亚洲名城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运动特色,以及这个亚运会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规则。

课程评价:评价的指标是每个学生手头的“国际护照”能否盖到一半以上班级“签证官”的印章。

课程项目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

案例:“花生微舞台”

每周五中午,我都会在办公室等待“小花生”们(我们学校学生的自称)给我送“邀请函”来,邀请我参加他们周三中午的“花生微舞台”展演活动。“邀请函”都是由小花生们手绘的,而且是几个学生合作完成的,每份邀请函我都会珍藏。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的才艺展演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门由小学部学生自治组织“未来情报部”自主开发的“活动乐成长”系列课程的其中一门课程。

每个班级都会根据“未来情报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制订一份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展示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和评价等,方案还需表明班级每个学生的岗位,必须一个不落。“花生微舞台”已延续一年多,越来越成为“小花生”们喜爱的品牌课程。

可见,校园里一切的安排都是以为学生的充分成长为目的,而指导下的自治自育是最好的充分成长方式。

当然,对于这些由学生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学校的幕后指导也起到了支撑和助推的作用。我们坚持“学校搭台、教师指导、家长支持、学生唱戏”的原则,给予学生及时的、适切的指导和帮助。

用课程的方式热烈表达学生成长

我们一直践行“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产品——课程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最佳的跑道。在课程的实施中,尊重儿童的主体位置,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增强儿童的主动意识。

所以,学校把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全体学生来完成,并指导学生将此转化为一门在学校指导下的、由学生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学校文化标识产品创作的设计课程。

实施下来,学生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们的作品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都会让人惊讶和惊喜。

案例:面向全体学生征集的校园吉祥物

要有吉祥物是广大学生的强烈愿望,“未来情报部”就联系所有美术老师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完成吉祥物的初稿设计。最终,经过全员评选,确定了学校五个年段各自的吉祥物。

案例:学生为华附农场设计的标识

学校“智慧农场”种的青菜收割上市,怎样才能买个好价钱?“未来情报部”劳动局的“领导们”想到了请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们为农场设计个“Logo”,并把它印在特制的环保袋上。没想到,我们“华附农场”出产的青菜在一次区域学校劳动产品展示会上一售而空,而且价格比别的产品高一倍。

案例:面向全体学生征集学校重要空间的命名和书写

既然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么让人意想不到,我们决定把学校最重要空间的命名权和书写权都交给他们。

“未来情报部”把它作为一份双休日作业布置给孩子们,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学校重要空间为之命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和寓意。全校师生全员公投确定名字之后,我们把提字权也交给学生。最终,学校把学生的作品制作成上好的匾牌挂置在每个重要的空间,永远固定。

案例:第一届一年级班全体小学生为学校书写楼名

我们的新建校有八幢楼、五条路,谁来命名、谁来提字?这次我们毫不犹豫地把楼名的书写权交给了第一届小学一年级新生,把路名地命名权交给了第一届初一新生,通过课程实施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完成这项“历史使命”。

在蓬勃向上的校园,经历是最好的课程

总结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成长,并使之养成核心素养而专业设计和实施的学生学习经历的总和”。

这样的理解强调:课程的价值是学生充分成长的跑道,课程的关键是使学生在经历中养成核心素养,课程的要求是具有专业性,是在专业校长带领下、由专业教师设计和实施的、促进学生充分成长的专业产品,课程的本质属性是“专业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经历”。

如何让课程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专业“跑道”,成为教师专业进步的阶梯,更成为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产品?我们积累了以下的经验——

· 课程要着力发掘儿童的无限可能性,激发天赋和潜能,呵护好奇心和想象力,满足成长需要并引领成功需求。

· 课程的形式凸显主题式项目化实施,以真实的任务情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主题活动的项目发布、团队承包、方案设计、筹备组织、现场操作、活动报道等环节。

· 在每一个环节中,突出分包项目组的团队执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助合作。

· 课程的评价以参与活动的全体学生感悟以及对成长促进作用的大小为主要指标,评价的量规和量表也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完善。

· 每次活动后,组织者的复盘反思和持续迭代也是重要的评价优化过程。

我们越来越相信,只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予机会、给予指导,用课程的方式给予他们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课程的参与中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学生就有充分成长的可能,就有应对当下和未来各种不确定挑战的信念、品质和能力。

来源|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责编丨张凯

美编丨张天禹

执行主编丨安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