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短短几十年,就催生众多大师,现在却很少见?问题出在哪?

聪征说社会 2024-09-17 03:20:1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田霄

编辑|t

引言

1912年到1949年这37年被叫做民国,若是翻开历史书,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胡适、蔡元培、鲁迅、梁启超……

都活跃于这段时期,短短37年间却诞生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大师。

熟知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时候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按理来讲并不适合人才的诞生,但为何繁荣昌盛的现代能称大师的人少之又少,民国却有如此之多呢?

(民国老照片)

一、时代越黑暗,大师越云集

如今许多人怀念民国,甚至恨不得去到那个时代,却不知道民国究竟有多黑暗,憧憬的那些“民国姨太太式的生活”也只是上层人配享,普罗大众仍然生活于水深火热中。

各地灾荒不断,鸦片流毒四野,大街上随处可见乞丐与流民,许多人走投无路落草为寇……

整个民国国不成国,大小军阀割据一方,同时还面临着日寇入侵、民族灭绝的内忧外患。

(民国流离失所的灾民)

但“天越黑星星就越亮”,这种黑暗、压抑、混乱的时代背景,促使许多人冥思苦想究竟该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出路,进而诞生了一大批民国大师。

遍观中国历史,有一个时期与民国比较类似——先秦时代。

百家争鸣、思想大开放与大碰撞之下,催生出众多大人物:孔子、墨子、荀子、李冰、鲁班等等,而先秦时代礼崩乐坏,七雄战乱不休,民生困苦……

这样一看同样属于是“时势造英雄”。

(诸子百家)

比之先秦,民国时期的中国遇到的情况更为极端,战国七雄只是内部掐架,民国可是还有外部敌人,稍有不慎整个中华大地便会遭日寇蚕食。此时再看民国仅用37年就孕育出一大批大师也实属迫不得已、被逼无奈。

二、民国大师往往家庭条件优越

这一时期虽说大师众多,但也不是从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大师。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出身于中上层家庭,他们的父母乃至是祖辈都是知识分子或有钱人家,自然能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普通人尚在为生计发愁,大师却已经醉心于学术研究。

鲁迅生于1881年,诞生在浙江绍兴的一户官僚地主人家,祖父周福清曾在京城为官。既是官僚家庭,少不了家底殷实和熟读四书五经。读过鲁迅先生所著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少年闰土》便能从中窥探到幼时他的家庭情况。

(青年鲁迅)

少年时代鲁迅在家塾开蒙学习诗书经传,从请得起老师和长工两点来看家境便颇为富裕。

且鲁迅的求学之旅在当时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够负担的,1898年他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2年他远赴重洋到日本留学,两年后又升入仙台医学专门学院学医。

在日本留学期间,目睹同胞的种种遭遇使他幡然醒悟“学医救不了中国”。

(日本东北大学里的鲁迅人像)

再者这些民国大师的父母往往格外重视家风教育,其中一部分人哪怕幼时家庭条件并不好却也家贫心不贫。

如梁启超的父辈就全是清朝举人,幼时梁启超经常听祖父讲述国难,因家中两代举人治学风气十分浓厚,梁启超自幼便聪慧好学,后来在家人的建议下也走上了科举之路。

(青年梁启超)

若家境贫寒加之家族并不重视教育,民国大师们恐怕也难免早早为生活奔波。

三、民国大师同时也是好学生

1860年日薄西山的清朝为了实现自我拯救,开始推行洋务运动,虽然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例如开创近代教育制度、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学习。

到民国时期教育制度已十分接近现代,这一时期创办的大学就有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后世名校。虽说还远远达不到公平教育与普及教育,但这些名校依旧培养出了众多人才,许多民国大师也曾在其中任职。

(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

民国时期曾掀起过一阵的留学热潮,不仅名门望族的子弟想出国留学,就连许多普通家庭的青年人,倾家荡产也要坚持留学。

那一时期的留学生里着实出了不少大师级人物,诸如胡适、蔡元培、鲁迅、钱三强……他们中有的人去了一趟国外转变了思想,有的人学会了先进技术回国效力,凭借着一身学来的本领,在各自的领域各有建树。如果没有这段留学经历,或许也就没有如此多的大师。

(蔡元培)

且因社会的变革,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早已不用再扮演传统“士大夫”角色,更多人选择投身于社会改革和文化创新,不像从前泛泛而谈。

四、民国大师中部分人名不符其实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便再有真才实学,若没人知晓终究也会被隐没。民国大师中相当一部分人是文学大家和思想家,两者都离不开传播媒介。

民国自然没有电视机和互联网,但却有各种报纸、杂志,说得上名字的就有《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新民报》等等,许多民国大师也是因为在这些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作品,才会为人所知。

(《申报》)

封建王朝往往奉行“愚民”政策认为这样才能稳固一家之治,百姓也大多不谈论政事,有识之士稍有一点差池就会招来像“文字狱”这般的无妄之灾,民国的言论空间相较于清朝就显得更为宽松。

但这样也会让一批人被严重高估,相当一部分大师其实是混圈子混出来的。

当时对大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判断标准,一些大师实际上是靠各种小圈子的沙龙好让自身声名远扬。这些沙龙都做些什么?

比拼各自业余的技艺或是高谈阔论些大道理,沙龙里面往往也都是他们的师生和亲朋好友,互相吹捧、互相成全。

(民国时期的上海舞会)

如此看来民国真正能被称作大师的人其实并不多,那些口灿如莲的“大师”如何能与为国为民、脚踏实地的真大师一较高下呢?

民国的哪些人算得上大家心目中的大师呢?

参考资料:

民国时代的留学潮: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千龙网2016-10-10细想想,“民国大师”有这两种类型.观察者网2019-03-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