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罗布泊成功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氢弹,这一消息传到法国后,法国总统戴高乐大发雷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戴高乐的愤怒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戴高乐一直被好多人看作是法国历史上少见的亲华总统。他上任以后,中国和法国的关系那是相当友好,中法两国也是在他上台之后才顺顺当当建交的。想当初 1964 年咱国家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里,英国和美国那是一个鼻孔出气,宣称中国的原子弹有好多毛病。苏联因为跟咱国家闹别扭,对这事儿没啥动静。
只有法国头一个大大方方地给咱国家表示祝贺,甚至还预言这颗原子弹能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会成为世界强国。可谁能想到,过了三年,中国氢弹试爆成功,法国总统不但没给中国表示祝贺,反倒发了好大的脾气。
戴高乐之所以愤怒,不仅是因为中国成功研制出氢弹,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法国自己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当时,苏美英法等五个国家都在研制氢弹,但只有法国和中国还没有成功。
对于戴高乐来说,他本以为法国会比中国更早拥有氢弹,因此当他听到中国成功的消息时,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不由得怒火中烧。
中国先有了法国没有的玩意儿,这咋能不让法国总统戴高乐火冒三丈呢?他把自己满心的火气一股脑儿都撒给了原子能总署的专家和官员。
说起中国氢弹,那就肯定绕不开于敏。跟钱三强、钱学森还有邓稼先这些科技大腕相比,于敏好像没他们那么出名。
于敏,生于1926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境并不富裕。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展现了超凡的天赋和对物理学的极高兴趣。他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后,又转到理学院学习物理,专攻理论物理。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核武器的研究成为了当时国家的重中之重,于敏也被调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他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着显著的成绩,但在1960年之后,他被转到氢弹研究,并开始了艰苦且保密的研究工作。
与其他研究人员不同的是,于敏从未出国留学,完全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物理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核物理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曲折困难的氢弹研制之路
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的科研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在氢弹这一领域。
中国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用于核物理研究,而且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分配给了原子弹的研究。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中国科研人员的热情和努力。
于敏构型的保密程度堪称全球最高,就连于敏的身份和名字都是绝对保密的。他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创造性地采用了自己独创的氢弹构型,该构型比西方国家的T-U构型更加高级和先进。中国成功研制出氢弹,大大提升了国家的国防力量和核物理发展水平。
于敏的功勋与荣誉
于敏在核武器研制中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于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这是我国最高荣誉勋章之一。同时,他还于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也是对他杰出贡献的认可和表彰。
总结起来,氢弹研制的成功引发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愤怒,原因既包括中国成功研制,也与法国自身研究进展缓慢有关。
于敏作为中国氢弹之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创造性地研究出独特的构型,为中国核武器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了高度的荣誉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