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古建筑如繁星般点缀其中,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长治法兴寺,便是其中一座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艺术殿堂,它宛如一部立体的史书,静静地向世人展示着从北魏一路走来的漫长历程。
法兴寺的历史画卷,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北魏时期。它最初坐落在长子慈林山,那时它还有一个亲切的名字——“慈林寺”。在岁月的长河中,唐代成为了它发展的高光时刻,香火旺盛,信众云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宋治平年间,它迎来了名字的变更,“法兴寺”这一名称被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然而,这座古寺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其处于慈林山煤矿的主要采掘区,地面沉降问题日益严重,寺院逐渐出现下沉和倾斜的状况。面对这一危机,人们经过慎重研究,做出了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决定——将寺院从慈林山完整搬迁至翠云山。这一过程困难重重,但令人欣慰的是,搬迁后的法兴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寺院布局没有丝毫改变,每一处建筑、每一尊佛像都在新的家园延续着它们的使命。
走进法兴寺,就仿佛走进了一座艺术的花园,这里有三处令人叹为观止的看点。
先看法兴寺的唐代舍利塔,它矗立在寺院中轴线前排,这一位置布局鲜明地体现出唐代寺院建筑的特征。在早期寺院伽蓝七堂制中,塔作为中心建筑,周边围绕着佛殿,是供奉舍利的神圣之所,呈现出典型的前塔后殿式格局。这座舍利塔建于唐咸亨四年(673),背后有着一段精彩的历史。它是由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三子李元懿担任潞州刺史时所建。当时,李元懿赠予法兴寺舍利,并主持修建了这座石塔。舍利塔为楼阁式四角石塔,高度约10.7米,其平面呈正方形,由一块块精心雕琢的石块砌成。塔身叠涩出檐,工艺精湛,更令人称奇的是,人们可以进入塔内环绕一周,亲身感受这座古老石塔的神秘氛围。站在塔下,仰头望去,那高耸的塔身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千年之前的虔诚与信仰。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它们见证了无数僧人和信徒的来来往往,见证了法兴寺的兴衰荣辱。
再看唐代燃灯塔,它建于唐大历八年(773),虽然只是一座单层石塔,却有着非凡的魅力。这座塔又被称为长明灯,高约2.6米,采用青石仿木结构。从下往上看,塔基坚实稳固,塔身精巧别致,塔刹则为其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塔身辟有石门,石门两侧雕有假窗,这些细节之处尽显匠心。阑额和铺作等构件的雕刻更是精细入微,仿佛将一座缩小版的唐代建筑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座燃灯塔在漫长的黑夜里,或许曾为无数人照亮前行的道路,它所散发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光芒,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引,象征着佛法对人们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而法兴寺的宋代十二菩萨彩塑,则是圆觉殿内的艺术瑰宝。这些彩塑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塑成,尽管历经了后世的多次修饰,但依然保留着宋代彩塑的原始韵味。十二位菩萨——文殊、普贤、普眼、金刚藏、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净诸业障、普觉、圆觉、贤善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的面部表情丰富而细腻,有的神情慈悲,有的目光深邃,仿佛在洞察世间万物。菩萨们的服饰线条流畅,色彩虽历经岁月却依然鲜艳,每一处褶皱、每一种色彩都彰显着宋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这些彩塑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法兴寺,它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古人智慧与信仰的结晶。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古老的气息,每一处遗迹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无论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学者,还是热爱古建筑艺术的游客,法兴寺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它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领略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