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板文书”考证:科学研究让人费解,西方历史果然可疑

诸史 2024-04-11 14:43:19

所谓楔形文字,主要是刻写在泥板上的一种文字,故而使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文书又称“泥板文书”。相传,楔形文字为苏美尔人所创,使用时间跨度为距今5000余年到2000多年。

按照西方叙事,泥板文书非比寻常,包含先进科技、法律条文、学生练习文字、乃至4000多年前的两国和平条约、以及私人信件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古老而璀璨的文明的证据。

但我们都知道,如今对泥板文书的真伪争议很大,其中一个焦点在于泥板文书能否保存数千年。对此,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令人费解,“西方伪史论”者质疑泥板文书的确是有道理的。

泥版文书如何出世

如今发现的泥板文书,主要是在19到20世纪发现,一共大概出土40多万块,其主要发现如下:

1849年,在伊拉克北部亚述的尼姆鲁德,英国人挖到一个泥版文书图书馆,史称“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出土3万多块泥板。

1906年,在土耳其的赫梯首都哈图沙,德国人挖出3万多块泥板文书。根据这一批泥版,西方揭开了史前赫梯文明的面纱。

1933年,在伊朗波斯波利斯附近,美国人挖出5万多块泥板文书。

总言之,泥版文书被埋在了地下,历经2000年—5000年的时间,最终在百年前陆续出土,主要分布在西亚地区。其中,泥板文书基本都是欧美发现,当地人往往怎么都发现不了。

泥版文书如何制作

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如今想要书写什么,文字载体随处可见,但上古时的文字载体却非常罕见。中国上古使用陶器、骨头等作为载体,但苏美尔人使用的是泥巴。

简而言之,就是用泥巴制作一块块泥板,趁泥板潮湿还软时,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上面刻写楔形文字,然后将之自然晒干,由此就形成了泥板文书。

当然,据说还有一些泥板文书“半陶化”了,就是宫殿或图书馆遭遇大火,使得里面泥板文书过火,然后就“半陶化”。

宫殿或图书馆失火,能否导致泥板文书半陶化,笔者没有研究过,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泥板文书是自然晒干。

科学研究令人费解

既然是纯天然的泥巴制作的泥板文书,被埋在了地下数千年,还能依然如故的没有化为泥土,那么按照常理来说,理应需要非常干燥的环境。

但这里就出现一个悖论:如果当时两河流域气候非常干燥,那么的确利于保存泥板文书,但过于干燥的气候却不利于农业生产,辉煌的两河文明如何确保粮食生产供应;如果两河流域气候潮湿,那么利于农业生产,但却不利于保存泥版文书。那么,两河流域气候到底是该干燥还是该潮湿?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气象科技有过一份地区降雨量的数据,读后更是让人费解。

两河流域位于伊拉克北部,也就是发现大量泥板文书的区域,如今降雨量为:“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伊拉克南部降雨少,但北部却不少。

赫梯文明遗址位于土耳其,遗址所在区域的降雨量为:“峡谷地区全年降水量600至 800毫米,沿海地区全年降雨量为500至700毫米。”

以如今降雨量来看,两地降雨量相当于中国陕西,比甘肃降雨量要高,因此出土众多泥板文书的两河文明与赫梯文明区域,似乎不太利于保存泥板文书,地下的潮湿环境与雨水渗透到地下会让泥板化为泥巴。

当然,这只是如今的降雨量,并非过去的降雨情况。但以现在降雨量来看,过去5000年中不太可能一直非常干燥,否则又会出现上述悖论,即太过干燥的话如何发展农业、确保粮食供应?

如此,泥巴制成的泥板文书,到底能不能保存下来?建立在泥板文书上的西方叙事,还可不可信?

余论

19世纪西方提出“中国人种西来说”时,理由之一是上古两河流域也有24节气。但无论气候环境、还是考古发现,都确证(注意这个词)24节气源于中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的书中。

因此,泥板文书上出现了不该有的24节气,说明要么泥板文书存在伪造问题,或者说至少部分存在伪造问题,要么说明泥板文书年代被高估,实际根本没有那么久远。

其中,如果估错年代,比如有考证认为泥板文书距今不过500余年,如此或许反而更符合泥板文书能保存下来的逻辑。

1 阅读:253
评论列表
  • 2024-06-22 20:37

    西方考古,都是孤证,稀罕

  • 2024-06-13 07:50

    应该把类似泥板文书这种西方伪史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