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军91团在总结对越作战教训的时候,宋时轮突然问了1连连长一个奇怪的问题:“你知不知道,子弹能打死人?”
宋时轮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对越反击战结束后,宋时轮就带着调查组,深入参战部队进行调查研究。
这天,11军91团召开了战后总结会。
宋时轮知道后,也参与了这次会议。
会议一开始,宋时轮并未说话,而是静静地听着干部们的报告。轮到91团1连连长发言的时候,他就重点讲述了1连攻打班绕散1661高地的战斗。
谁知1连长汇报完,宋时轮的脸色却变了变,他看了1连长一眼,说:“你知不知道,子弹能打死人?”
听了宋时轮的话,1连长一愣。
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想,答案也是固定的,可他却从中听出了异样。好端端的,宋时轮干嘛问这种问题?肯定是他刚才的汇报引起了宋时轮的不快。
1连长汇报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在攻打班绕散1661高地时,他组织部队发起了11次进攻,这才艰难地打下了1661高地。1连长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但宋时轮既然问了这个奇怪的问题,肯定是有他的道理,1连长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子弹能打死人。”
宋时轮一听,深深地看了1连长一眼,说:“你知道子弹能打死人,怎么还组织了11次冲锋?”
1连长解释:“敌人太顽强了,只能如此。”
攻打班绕散1661高地的战斗,发生于对越自卫反击战撤退阶段。当时,我军撤回国的时候,偶然发现,在越南的班绕散地区,竟还有不少越军。
因为之前的进攻路线,并未经过班绕散,所以此处的越军,建制还比较完整,人数有上千人。
上级就让91团把班绕散的越军扫除干净。
按照91团的安排,1连就负责打1661高地。
1连长接到任务时,十分兴奋,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在对越反击战的进攻阶段,面对我军的强大攻势,越军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1连长就认为,班绕散1661高地的越军,也是如此。
在分析了1661高地的地形后,1连长就带人从高地的南侧发起了进攻,一开始的进攻十分顺利,越军的外围阵地,都被1连打了下来。这也从侧面证实了1连长的判断,1连长愈发确信,越军不过如此,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就能把1661高地打下来。
越军见势不妙,就把兵力都撤到了高地顶部,利用地形优势,继续在1661高地上面负隅顽抗。
1661高地上面的越军可不少,他们有2个连的兵力。
论人数,他们比1连多。
论火力,越军有不少机枪、火炮,不比1连差。
除此之外,越军还占据地形优势。
结果,当越军全部撤到高地顶部,并利用地形和火力优势负隅顽抗的时候,1连的进攻就受挫了,1连长这才意识到,1661高地,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可他却没有求援,而是继续指挥部队发起了进攻。
1连长坚信,只要战士们足够英勇,拿下这个高地不成问题,所以他就指挥部队连续发起了11次进攻。
但越军的顽强,超乎了1连长的预料。
这11次进攻,不仅没有打下1661高地,1连还伤亡了不少人,1连长这才向营部报告了此事,希望营部派人支援。营部就把2连、3连也派了上去。
有了2连、3连的加入,我军的攻势比之前更加凶猛。
没过多久,我军就拿下了1661高地。
此战,我军歼敌300余人。
虽说1连为此伤亡了不少人,但总体而言,这是一次胜仗,在汇报的时候,1连长自然是要好好说说的。
可1连长没想到,宋时轮对此似乎有些不满,不让也不会在他汇报结束后,问了那个奇怪的问题。
宋时轮看出了1连长的疑惑,就说:“这次作战,你们1连确实打得很英勇,这一点值得表扬。
“可你在进攻受挫后,没有停下来研究新的打法,而是继续组织冲锋,还连续组织了11次进攻,导致伤亡了不少人,这不是拿战士们的性命开玩笑吗?”
1连长挠了挠头,解释道:“当时情况紧急,我只顾着拿下阵地,没有时间想那么多,确实是我不对。”
宋时轮并未再难为1连长,而是借此机会,对现场的干部说:“打了胜仗固然好,这是开心的事情,可我希望你们在打胜仗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宋时轮曾任志愿军九兵团司令员,长津湖战役中,九兵团出现了大面积的冻死冻伤现象,这让宋时轮十分心疼,他不希望类似的情况再出现,所以才会告诉众人,在打胜仗的时候,也要关心战士们的伤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