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会“凉”吗?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8-29 18:17:38

车市内卷,终于传导到了国内A级车展。前有上海车展为了一个主办方称号开闹,后有即将开幕的成都车展被不少媒体预测为要“此番要凉”。

众所周知,北、上、广车展一直是国内A级车展,成都车展始于1998年,2009年终于跻身第一梯队(A级车展),2013年继北上广后成为全国第四大车展。所谓A级车展,不仅是汽车行业的盛会,也是了解行业动态、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发展的重要窗口。‌因为辐射广阔的中西部市场,成都车展一直也是车企必争之地,车企们争相在成都车展上亮相新车、发布新技术。

通过一些已知信息,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的成都车展肯定比往届要冷清”,虽然参展商总数没太多变动,品牌展出面积也较大,但本届车展上的重磅新车数量下滑,围绕车展本身造势的车企也少了许多。

但背靠中西部大市场,业内预测的“凉”其实指的是作为A级车展的“品牌高位”的“凉”,成都车展在卖车数据这一块仍然值得期待。

不少品牌将不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年的成都车展,豪华品牌除了宝马外,或许就只剩下凯迪拉克会有发布会。以往摇旗呐喊的合资车企,除了大众、现代外,本田、丰田、日产、福特、标致、马自达、通用、别克等合资车企几乎普遍选择“后撤”,不再在成都车展举办品牌发布会。

自主品牌阵营对成都车展也呈现两种态度,传祺、埃安以及吉利、长安主品牌都不再举办发布会活动,仅参展售车,不过极氪与阿维塔仍将举办活动。而比亚迪、奇瑞、长城则将继续举行发布会。

仅从品牌发布规模来看,成都车展车企品牌类新车类发布会的“降级”,似乎预示着成都车展正在流失其作为A类车展的重要地位。

而在今年6月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展会规模20万平方米,品牌发布会举办了50余场,1036款车型展示,车展期间观展人流破86万人次,预定成交车辆40026辆,预定成交总金额超100亿元,其规模直逼成都车展。

此外,香港国际车展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汽车盛会之一,近年来也越来越被车企重视,已成为众多自主品牌出海的必选展会。

内卷之下,车展变“味”

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无疑是车市内卷的直接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新款车型指导价大降,比如全新极氪001、比亚迪多款冠军版车型等。

车市似乎陷入一种“魔咒”,降价一轮狠过一轮,不计成本地比拼厮杀开始“变味”,恶性竞争带来的怪相频发,这在过去的几十年都未曾见过。就在成都车展前,小鹏MONAM03在北京上市,这样一款高品质高智能化的新车,起售价居然低到了11.98万元。

过度“内卷”,粗暴的竞争,已经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制约上下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为明显的是,车企大佬纷纷表示,以价换量这条路难以持续走下去。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6万辆和226.2万辆,环比同比均呈下降态势。1-7月产销增速较1-6月分别收窄1.5个和1.7个百分点,而1-7月的乘用车国内销量为1123.5万辆,同比下降0.2%,已经进入收缩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6月,我国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利润率下跌至不足5%。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8月28日,国内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摘牌退市。这家巅峰时期市值曾超过1000亿元、全国拥有近700多家4S店的全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的“爆雷”,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车市内卷加剧,但车展的流量依然在,不过这种“高流量”已经变味。今年上半年的北京车展可谓相当“吸睛”,但这份热度中绝大部分都流向了雷军、周鸿祎、李想等懂造势有流量的“大网红”上,老板们成为追逐热点,不少品牌几乎成了沉默的背景板。

随之市场营销也开始刮起一股“卷”老板之风,车企大佬纷纷变身网红,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就连年过六旬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和长期隐居幕后的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都亲自下场直播,追求流量似乎成为行业的“必修课”。

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名人效应或许可拉动短期流量与关注,但市场关注的主角应该是汽车,而非“网红”。一旦焦点被模糊,人们的关注点就不再是新车、新技术。

车展还是要看“灵魂”之争

“卷流量”“卷价格”“卷老板”,难以卷来颠覆性技术,汽车作为大宗耐用品,竞争最终是要回归到产品,回归到技术创新本身,这才是车企应该看到的“灵魂”之争。

比如说智能化的竞争,其中智驾能力成各大车企必争之地,可惜的是,不少车企放弃了“自研”这条路,纷纷选择与头部供应商合作。华为无疑成了这一赛道的胜出者。

牵手华为之风中,刚退休的上汽董事长陈虹就清楚地看到了隐忧。他曾面对“在自动驾驶方面,是否考虑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问题上谈过看法,“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它就会成为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在华为的智驾朋友圈中,不乏东风、长安、北汽等国内头部车企的身影,赛力斯等车企更是凭借与华为的合作实现突破性增长。就连如今如日中天的比亚迪也要牵手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进行合作。

目前行业内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激光雷达为基础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这是目前包括华为、蔚小理在内的大多数新势力品牌所采用的策略;另一种就是特斯拉、极越(百度)等厂商为代表的纯视觉方案。

对于智能驾驶应该走哪种路线,业内一直争论不休,马斯克更是一直反对激光雷达。AI大模型的出现,为纯视觉方案带来契机,其强大的学习能力让纯视觉方案的自动驾驶能力超越经验系统,更聪明地处理复杂场景,实现更广泛的时空覆盖。

小鹏掌门人何小鹏近日预测,未来是AI的时代,AI技术权重将影响近50%的购买决策,随着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也许只剩7家。

今年的成都车展究竟怎样,且看橙柿互动电车志记者后续现场报道。

0 阅读:122